从辅助治疗到医学影像,从药物研发到健康管理,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场景正趋于多元化发展。在医药领域,除了药物研发,还有一个细分常常被人们忽略,而这一领域隐藏着巨大的潜在机遇。“现在零售药店还在追求单品毛利的阶段,高毛利导致很多药不好卖,最终导致很多药店规模不大。而现在越来越多的药店开始寻求突破,包括利用信息化工具、利用现有的IT技术来提升销售规模、提高客单价。”百洋医药集团总裁宋青说。
亿欧大健康5月11日消息,昨日,百洋医药集团深化与甲骨文的合作,宣布即将推出打磨近8个月后的“明镜营销云”。据悉,百洋医药集团旗下的百洋智能科技将借助Oracle营销云、OracleNetSuite云ERP和OracleHCM云,双方一同打造智能化医药营销场景,加速实现智能化集团掌控,部署数字化人力资源平台、构建财务业务一体化管控流程。
(左:百洋医药集团总裁宋青,右:甲骨文公司副总裁及中国区应用软件总经理潘杰君)
百洋医药集团成立于年,通过旗下的国际品牌生态圈、智能化应用生态圈、健康服务生态圈及金融服务生态圈为大健康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提供优化的解决方案。旗下百洋智能科技作为智能化应用生态圈的主体,致力于实现软件SaaS化、HIS院外化、决策智能化。甲骨文是全球 的企业级软件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于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主要为企业提供集成的云应用和平台服务。
从客户到合作伙伴,百洋智能科技和甲骨文“感情”升温
百洋智能科技与甲骨文的关系是从客户转变为合作伙伴的。“在前几年,百洋也一直在采用甲骨文的服务解决方案。当我们发现,云计算正在为各个行业领域带来的作用和价值,我们决定和甲骨文达成战略合作,同时助推甲骨文在医药和医疗市场的部署。”宋青说。
年08月,百洋智能科技宣布甲骨文Oracle营销云牵手,打造百洋生态体系中的营销管理平台“明镜智慧营销云”。初次签约合作时百洋医药集团董事长付钢就表示,选择甲骨文作为合作伙伴基于以下几点原因:1、甲骨文在数据库、大数据智能分析,以及智能营销方面独占业界鳌头;2、百洋看重的可实施可落地的云上解决方案,Oracle营销云无论是从业务切合度还是从操作性上都高度吻合;3、甲骨文强大的合作伙伴生态圈与百洋的健康产业生态圈理念一致。
如今经过8个多月的部署,百洋智能科技与甲骨文的结晶就将“公之于众”,并面向经销商和终端门店开放。目前,百洋客户已覆盖医院、20万家药店。“合作主要目的是推动百洋智慧药房的工程。”宋青告诉亿欧大健康。
据介绍,“明镜智慧营销云”用用户画像提高医药品牌商的产品销量、如何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提升药店的运营效率,以及如何打造全渠道的医患沟通,并为患者提供 的智能化服务。在全渠道的自动化营销、大数据 营销以及个性化的用户体验营销这三个方面全面赋能医药连锁企业和医药工业公司。
例如在精细化运营方面,“明镜智慧营销云”可针对体量庞大的企业及其繁杂多样的数据进行有效整合,迎战云时代快节奏的数字化营销。通过与消费者的全渠道有效沟通,“明镜智慧营销云”可帮助医药品牌企业增加药品销售的目的性和有效性,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疗和药品服务。
百洋医药集团:从智能医疗到“云端转型”
“医药行业,尤其是医药零售未来的方向一定是云化。”对于未来的判断,宋青很坚定。
在“云时代”下,医药连锁企业纷纷通过云计算平台、智能硬件、AI和大数据分析等产品的高度协作,统一构建具有云端模式的智能化营销解决方案,从而提升资源运用效率、优化健康服务。这是科技对医疗和大健康产业的另一维度的创新赋能。
不仅限于医疗行业,“智能+”在近几年深入至各行各业成为了不少传统企业的风向标。从企业来说,比较普遍的方式是通过内生式革新或是和具有实力的技术提供商进行广泛合作,从而实现智能升级。
梳理百洋医药集团近年来的发展路径,不难发现,智能化已经在其发展战略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例如在年3月28日,百洋获得了沃森肿瘤在中国市场三年 总代分销权,并在三个月后拿下WatsonforGenomics(沃森基因)在中国地区的 销售总代理,今年3月,百洋智能科技又宣布将IBMWatson的合约延至8年,并且推出智能医生云平台BSmartD。年11月17日,百洋智能科技与飞利浦达成合作,引进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系统——星云工作站。
百洋医药集团从“医”和“药”两大块着手,而强强联合是其一贯作风。如果把合作归为百洋智能科技在“医”方面的动作,如今与甲骨文达成战略合作提升药店端的营销效率,则是百洋智能科技在“药”的板块进行智能化的布局。宋青也表示,在四五年前,百洋就已经意识到,互联网应用的未来是云平台和AI。而在互联网+医疗的行业应用里,“医疗行业信息化落后就是 的痛点之一,没有信息化工具支撑,不管是医疗机构还是零售药店都很难进行管理。”她说。
对于未来的发展战略,宋青告诉亿欧大健康,百洋医药集团要从品牌型企业向平台型企业转变。“区别在哪儿呢?从前是我们有这个产品,我去找客户。而未来的情况是,我们去思考怎么去给存量客户提供更优质、更 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