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哈尔滨敷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敷尔佳”)在创业板首发上会。
敷尔佳此番IPO计划发行不超过万股、募集18.97亿元投向“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研发及质量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品牌营销推广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据悉,敷尔佳的产品收益极为惊人,毛利率超80%,净利率也接近50%,都快赶上茅台了(茅台的在年的净利率为52.18%)。
但是,夸张的利润率掩盖不了敷尔佳的种种问题,增长放缓、研发团队人数稀少、供应商过于强势等等,这都为敷尔佳往后的增长蒙上了阴影。
增长陷入停滞
敷尔佳的前身是黑龙江省华信药业,年,华信药业将业务方向从粉针注射剂转向医用敷料;年取得“敷尔佳”品牌的注册商标。年,华信药业将全部经营重点转移至敷尔佳,注销原公司,专注“面膜”经销。
敷尔佳主营业务包括两大品类,医疗器械类敷料产品和功能性护肤品,围绕透明质 和胶原蛋白,以贴、膜产品为主,敷尔佳还推出了水、精华及乳液、喷雾、冻干粉等其他形态。
借助近年来医美的东风,敷尔佳的业绩有了爆发式增长。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报告,年,敷尔佳贴片类产品销售额在贴片类专业皮肤护理市场 ,市场份额21.3%。其中,医疗器械类敷料贴类产品市场占有率25.9%, ;功能性护肤品贴膜类产品占比16.6%,市场排名第二。
靠着小红书种草,以及在各大平台、综艺节目推流量和直播带货,敷尔佳的多款面膜被打造为网红单品,网红特质让敷尔佳获得了极强的盈利能力。
年,敷尔佳营业收入16.50亿元,归母净利润8.06亿元,净利率达到惊人的48.85%,在行业内一骑绝尘、无人能及。敷尔佳综合毛利率也达到了81.95%,与同行贝泰妮、创尔生物、华熙生物等公司相比高出了一大截。
在超强盈利能力的基础上,公司分红也颇为大方。年度、年度该公司分别现金分红1.2亿元和9.22亿元,报告期居然就分配了10.42亿元的现金股利(上市募资额也不过18.89亿)。
但是,最近几年,敷尔佳却遭遇了增长危机。公司完成重组后,最近两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8.07%、4.08%,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00%和24.38%。
今年前三季度,敷尔佳预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5%至12.0%,剔除近亿元的补助后,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预计仅为0.5%至7.0%。敷尔佳的业绩神话已经开始松动了。
笔者梳理相关数据后,发现皮肤护理市场趋势并未改变,同行业的上市公司贝泰妮和华熙生物,均保持了业绩的持续高速增长,为何只有敷尔佳遭遇增长瓶颈?
轻研发,重营销
这可能与该公司的经营策略有关。
最近几年,敷尔佳旗下拳头产品冷敷贴、绿膜销售额下滑,虾青素传明酸修护贴增长停滞,所幸敷尔佳顺应潮流推出新品积雪草舒缓修护贴,这才保住了整体销售额。
单品战略难以维系,在此趋势下,公司本应加大研发投入,进行产品更新,重续冷敷贴和绿膜的辉煌。
然而,敷尔佳的研发投入极低,年-年分别为60.39万元、.97万元以及.29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04%、0.09%及0.32%。这样的研发投入完全没办法和同行业公司相比。(年,贝泰妮研发费用1.1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56%;华熙生物研发费用2.84亿元,占比5.75%。)
更夸张的是,在招股书中,敷尔佳研发人员仅有2人(年报研发人员变成了6人)。
之所以敷尔佳能在消费市场快速崛起,最主要的原因是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成功营销。以年为例,敷尔佳宣传推广费2.36亿元,几乎所有营销方式它都用了。
敷尔佳冠名多部热播综艺,比如《妻子的浪漫旅行4》、《花花万物23》、《谁是宝藏歌手》等;小红书、知乎等软件铺天盖地的敷尔佳产品推广;邓伦、袁姗姗曾作为敷尔佳面膜的代言人;甚至李佳琦、薇娅也给它带货。
当然,轻研发、重营销可能是敷尔佳迫不得已的选择,与其代工为主的生产模式有关。
年,该公司的产成品采购金额占总采购总额的%。最近三年,上市公司哈尔滨三联药业均为敷尔佳的 供应商。
不仅生产被“拿捏”,敷尔佳的产品专利也被“卡脖子”。一直以来,敷尔佳最核心的“医用透明质 修复贴”产品注册和生产专利,都牢牢掌握在供应商三联药业手中,超95%产品成品采购自哈三联。在年2月前,敷尔佳甚至不具备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
也正因为上述原因,再加上护肤市场一直以来的鱼龙混杂,敷尔佳的产品在搜索引擎上频频被人质疑为“智商税”。
在医美领域,营销做的好或许能风光一时,但终究还是要靠产品说话,研发投入如此之低,敷尔佳的商业模式能维持多久?这是敷尔佳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