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医药工业综合竞争力百强榜权威发

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新格局、新生态正在形成。未来十年,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厘清自身的资源和能力,与产业生态有机结合。

中康科技以“商业化能力、研发力、产品力、品牌力、盈利力”构建五力模型,对中国境内医药工业企业进行多维度、多指标的全方位评估,以指数形式,直观、客观反映医药工业企业综合竞争力,进而编织出年医药工业综合竞争力百强榜。年西普会上,中康科技发布年医药工业综合竞争力百强榜!

恒瑞、阿斯利康、广药集团位列百强榜前三

据了解,医药工业综合竞争力百强榜入围门槛为.2,其中恒瑞医药的综合竞争力指数为.7,排名第一。TOP10企业竞争力指数均超,TOP10分别是恒瑞医药、阿斯利康制药、复星医药、中国生物制药、扬子江药业、广州医药集团、华润医药集团、中国医药集团、石药控股集团、百济神州,年指数TOP10企业药品营业收入约为亿元,占全国药品营业收入约13.5%。

图1:指数TOP10企业药品营业收入占比(数据来源:中康CMH)

事实上,医药工业企业受到疫情的影响程度在不断的降低,在行业层面,年2季度医药工业发展指数为.2,在年Q2疫情相关产品出口高基础上同比下降13.8%,已经回落至常态,从子行业也可以看出,无论是化药及中药已经是回落至常态,而原料药、生物药及卫生材料三大领域仍然受到疫情影响。

图2:Q1-Q2医药工业发展指数

表1:Q1-Q2医药工业六大子行业发展指数(数据来源:中康CMH)

各大子行业相关公司受政策边际影响逐步下降

榜单显示,医药工业综合竞争力百强榜中以内资企业为主,内资约占80%,较于去年整体相差不大,以阿斯利康为首的罗氏、辉瑞、拜耳、诺华、赛诺菲为辅的外资龙头,在国家带量采购的背景下,也纷纷加注加大对中国区的创新力度,维持住了其工业排名。

医药工业综合竞争力百强榜以化学药为主的企业有50家,中成药为主的企业26家,生物药品为主的企业24家,去年生物药品为主的企业少于10家,医药工业综合竞争力百强榜中生物药品占比迅速提升,一方面是因为部分疫苗公司借助新冠疫苗或重磅单品而上榜,如科兴生物、智飞生物、万泰生物,另一方面部分生物创新药公司的产品开始放量而进入榜单,如康方生物、微芯生物。

通过医药工业子行业发展指数也可以看出,医药工业六大子行业中的生物药品制造行业发展指数在新冠疫苗获批及大量居民接种后,Q2迅速达到峰值.6,随着众多居民不断接种新冠疫苗,生物药品制造行业逐渐由峰值不断回落,在Q2的时候回落至.2。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行业也是新冠主要受益行业,该行业发展指数是随着疫情不断反复而不断波动,年第2-4季度,行业发展指数持续维持在以上,年第1-3季度较于年2-4季度有所回落,第4季度到第2季度受国内疫情零散爆发的情况下有所上升,但仍然领先于生物药品制造以外的其它子行业。

表2:Q1-Q2医药工业子行业发展指数(数据来源:中康CMH)

医药工业综合竞争力百强榜中的50家化药公司中,化学药品制剂领域的头部企业仍在艰难转型中,部分企业已经逐渐有了成功转型为创新驱动的迹象,如石药集团与中国生物制药,而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领域近期有新冠产业链的加持,仍较为稳定。自年以来,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指数一直在左右徘徊,这与药品带量采购常态化,集采品种的营收和盈利水平下滑有一定关系。

表3:Q1-Q2医药工业子行业发展指数

百强榜的中药企业仍具有较强的经营韧性,年疫情影响下,感冒药、止咳药、咽喉用药等品类(中成药占比较大)销售下滑,加上近两年受到辅助用药控制、中药注射剂市场规模萎缩等影响,行业受冲击尤为明显,在中药饮片加工业逐渐复苏及政策鼓励下,年下半年到年,触底反弹,逐渐开始恢复至常态发展。

表4:Q1-Q2医药工业子行业发展指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68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