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国援助定点白癜风医院 http://hunan.ifeng.com/a/20180327/6461888_0.shtml
在农历壬寅年开工第一天,品生医疗(原名“品生医学”)打响了临床质谱领域第一炮。
2月7日,品生医学正式宣布更名为“品生医疗”,英文简称“Qlife”,公司全称“江苏品生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曾用名“深圳品生医学研究所有限公司”)。与此同时,公司正式揭晓全新的VI视觉识别系统并全面启用。
自年成立以来,品生医疗发展迅速,围绕代谢组学和蛋白组学,搭建了从组学研究到质谱仪器、检测试剂和第三方医学检验的临床质谱整体解决方案,QlifeLab系列三重四极杆质谱检测系统已获批上市,落地检测项目超项,并在年宣布连续完成两轮融资。
品生医疗为何在产品体系搭建完成、资本市场普遍看好、业务处于快速爬升阶段之时,选择大刀阔斧进行品牌升级?背后有何考虑?后续公司在发展战略、业务布局上将有哪些大动作?近期,动脉网对品生医疗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成晓亮博士进行了专访。
选择与美国市场不同的道路
率先明确IVD商业模式
年,师从质谱技术权威,在海外质谱应用研究领域耕耘多年的成晓亮博士回国,试图为还处于沉寂之中的中国临床质谱市场带来嬗变。
回国后,成晓亮博士很快发现了中美临床质谱发展土壤的巨大鸿沟。
“中国临床质谱市场起步晚,效仿美国ICL(第三方医学检验)模式是行业初期的主要做法。实际上,中美医疗市场有着结构性差异。中国医院为主的医疗体系,并不适用ICL模式,且国内存在ICL监管不够完善,存在产品准入、方法学标准化、质谱实验室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IVD模式更能保证院内检测的合规和质量。”
因此,年创立品生医疗后,成晓亮博士就确立了“IVD为主,ICL为辅”的商业模式,是国内首家明确临床质谱IVD商业模式的公司,重点打造组学研究服务、仪器、试剂、检测服务完整产品体系,通过设备国产化和试剂菜单丰富化,着力解决仪器和试剂适配问题,率先占据了院内业务流量入口,并保证流量持续增长。
这一商业模式的优越性很快在国内得到了验证,已经受到临床质谱领域普遍认可,多家企业在积极布局质谱仪器、试剂、检测服务一站式解决方案,重点发力IVD模式。
而凭借着在临床质谱IVD商业模式上的前瞻性布局,品生医疗充分享受到了临床质谱市场高速成长下的红利。公司研发的QlifeLab系列三重四极杆质谱检测系统已获批上市,检测项目涵盖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营养健康检测、内分泌相关检测、治疗药物监测、疾病特检等余项,医院。
如果说“IVD为主,ICL为辅”模式使品生医疗稳居行业领先地位,也是中国临床质谱迅速从蹒跚学步跃升至朝阳赛道这一质变的核心因素,那么,临床质谱行业迎来爆发的下一个质变在哪里?成晓亮博士的答案是“多组学”。
做第一批组学研究者
推动多组学与临床质谱实现质变
-年是基因组学时代,年,美国精准医疗计划提出后,基因测序技术很快成为精准医疗领域的中流砥柱。成晓亮博士曾参与美国精准医疗白皮书编写工作,对精准医疗的理解更为透彻,他认为,精准医疗本身就是多组学的概念。
“疾病发生发展复杂,单一组学无法解决所有问题,基因组学随着测序技术的成熟和普及,成为了精准医疗的第一大热门,但蛋白组、代谢组等组学对疾病机理、诊断、治疗的作用也不能忽视。”
与成晓亮博士的判断一致,现在已有大量研究表明依靠单一组学存在较大局限性,多组学在致病机理研究、肿瘤标志物与致病靶点筛选,以及早期诊断和治疗上都有着巨大的潜力。行业认为,-年势必是生命组学时代。
临床质谱技术是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的核心检测技术,在生命组学时代中,临床质谱将成为精准医疗领域常规底层技术。
成晓亮博士既是国内第一批质谱技术研究者,也是第一批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的研究者,故品生医疗从成立之初就专注于组学研究,经过多年积累,自主研发的精准组学平台qULTRA已搭建完成。
qULTRA是领先的临床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平台,解决了传统组学研究稳定性差、通量低、成本高的瓶颈问题,实现了靶向及非靶向临床组学研究,完成从新型生物标志物发现,到创新临床诊断技术验证,再到临床诊断产品转化的闭环,使高精尖的组学研究技术转化为真正适用于大队列、规模化临床检测应用的技术。
“简单来说,组学研究能力决定了临床质谱企业持续开发临床创新诊断应用的能力,能够高效高质采集组学精准数据,并有能力挖掘分析、持续开发创新诊断应用产品的企业才能脱颖而出。”
“维生素、药物浓度等常规项目已经竞争者众多,创新项目是企业新的增长点。依托组学研究能力,品生医疗同步布局代谢组和蛋白组,在妇幼、肿瘤、内分泌/心血管、神经、代谢等领域储备了多个潜在的爆款特检产品。”
年,成晓亮博士注意到,之前一直密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6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