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平台项目建设内容
(一)建设背景
1.*策要求
大力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平台建设是落实国家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迫切需要。湖北省委省*府在《关于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意见》中要求,提高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中部地区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湖北省*府在《湖北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方案(-年)》中明确提出要加强重大疫情信息平台建设。
按照省委省*府统一部署,为进一步提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和疫情监测预警防控能力,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提升疫情常态化防控能力,支撑疾控体系改革、公共卫生体系“湖北样板”的建设,实现卫生健康信息化的集约化建设、扁平化管理与数据共享协同,全面强化信息化支撑能力,计划实施湖北省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平台建设项目。
2.现状简述
经过多年的持续建设,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已搭建了基于云技术的基础设施,依托电子*务外网建设了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全民健康信息专网,初步整合妇幼、基本公共卫生、药品监管、生育服务、电子病历、病案信息等业务,构建了全员人口、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三大省级基础数据库,形成了业务协同、系统互通、数据共享的全民健康信息化整体框架,有效支撑了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及疫情防控任务。
然而,目前各业务条线间、各机构各部门间依然存在信息标准不统一、业务协同不顺畅、整合及数据共享不充分、纵向业务系统信息烟囱问题突出(例如中医、疾控等)、防控治疗一体化体系碎片化、应急指挥欠缺、覆盖面不全等短板和问题,无法满足跨层级、跨区域、跨机构和跨系统的联通对接需求,难以动态掌握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防治、物资储备等信息,不能有效支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决策调度,迫切需要建设湖北省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平台,以“应急指挥、监测预警、医疗救治”为主线,构建架构统一、基础共用的全省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提升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支撑重大疫情防控救治。
.总体目标及建设内容
在“十三五”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依托湖北“*务云”,重点补短板,突出医防一体化、平战一体化需求,建设湖北省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构建云网资源(IaaS)、中台架构、统一门户等基础底座,支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疾病防控、医疗救治等业务领域,实现各业务条线从数据汇集、质控、分析、应用等各环节的有效融合,满足统一数据采集、业务应用共享的需求,支撑全省医疗资源信息一屏知家底、疫情和特殊病情一网全监测、资源调配一个平台管全省、指挥调度指令一键达基层。
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湖北省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平台总体框架
整个项目分为15个包,主要包括公共卫生应急决策指挥系统、疾病预防控制服务监测系统、湖北省卫生热线平台、卫生监督在线监测与监管系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综合管理系统、卫生健康基础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医疗救治服务及能力评价系统、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视频指挥调度系统、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指挥决策系统(指挥中心、会商室)、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及应用支撑建设、基础设施服务、项目管理服务、标准规范制定、软件测评服务、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服务。
本包为第1包,主要建设范围为图1总体框架中红框部分,包括多点多渠道监测、智能预警预测、智慧决策指挥等。
4.建设原则
(1)易用性本项目应在充分理解和分析现有业务流程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湖北省卫生健康委有关技术要求开展研发和应用工作。软件系统应易于理解掌握、操作简单、提示清晰、简洁直观、逻辑性强、帮助信息丰富,保证操作人员以最快速度和最少的击键次数完成工作。
(2)安全性系统数据库设计应保证系统安全。系统应具有抵御外界环境和人为操作失误的能力。
有足够的防护措施,防止非法用户侵入。保证不因操作人员的误操作导致系统崩溃等。系统管理应能根据员工的职务和所承担的工作进行角色划分,并据此进行权限分配,当操作人员超越权限进行登录时,系统应能拒绝并记录在系统日志中。通过数据加密、备份与恢复等技术进一步保证系统安全、稳定。
()先进性系统设计应采用业界先进和成熟的软件开发技术和系统结构。要符合网络和信息核心技术、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信息系统及数据的安全可控建设要求。
(4)快速响应性系统的查询操作进行预处理以加快查询速度,在一线工作站高峰期操作时能够达到无感觉等待,额定用户同时运行时不出现堵塞现象。
(5)灵活性系统可根据具体工作流程定制、重组和改造。为适应将来的发展,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可裁减性、可扩充性。系统的安装卸载简单方便,可管理性、可维护性强。软件设计模块化、组件化,并提供配置模块和用于定制和改造的客户化工具。
(6)扩展性采用开放式的系统软件平台、模块化的应用软件结构,确保系统可灵活地扩充其业务功能,并可与其它业务系统进行互连互通。
(二)建设目标
本包以预防为先、平战结合为建设理念,建设集智慧化多点多渠道监测预警、干预、处置、评价、预测决策、指挥调度于一体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实现全省卫生应急信息一屏知家底,疫情、特殊病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情况一网全监测,应急资源调配一个平台管全省,指挥调度指令一键达基层。本包具体建设目标包括:
1.形成多点多渠道监测网络:建立跨业务、跨部门协同数据共享机制,对各类重点人群重点场所进行全面监测,共同构建面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的多渠道监测、多点触发预警网络。
2.实现智能化预警预测: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形成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预警预测能力,支持精准防控决策。
.实现智慧化指挥决策:实现应急信息一屏知家底、医疗救援情况一网全监测、资源调配一个平台管全省、指挥调度指令一键达基层,形成从指挥调度到一线处置的管理闭环,提升区域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指挥决策效率。
(三)总体架构
本包是面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核心应用系统,整体框架分为三层
?公共卫生大数据监测体系:公共卫生大数据监测体系由疾控相关数据、卫健业务数据和跨部门共享数据三部分组成,是本系统开展智慧化应用的数据基础。
?应用支撑平台:应用支撑平台面向各类应用提供通用服务,包括部分数据服务和技术支撑服务,本系统可将适合通过中台提供服务的功能注册至中台。
?三大核心应用:分为多点多渠道监测分系统、智能预警预测分系统和智慧决策指挥分系统。
(四)建设内容
1.多点多渠道监测分系统
多点多渠道监测子系统是面向公共卫生应急决策指挥需求,形成面向卫健体系内及跨部门的数据共享机制,包含危险源监测、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监测、药店监测、诊所及体检机构监测、医疗机构临床数据监测、应急资源监测、舆情监测七大类监测功能。同时基于公共卫生应急业务需求,还需建立内部跨业务数据共享,和外部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
1.1危险源监测子系统
危险源监测要实现对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样本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并通过数据共享对自然灾害、危险化学品、职业健康、核与辐射、环境和水污染、医疗废弃物、医疗行为等各类危险源分类进行监测。主要功能应包括:
(1)危险源基础信息管理系统支持对危险源分类、危险源管理机构等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和维护。对采用接口对接方式监测的危险源,系统支持配置接口类型、接口地址、目标系统信息等,并能查看接口最新数据采集时间,数据采集量,当前接口的连接状态。
(2)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管理系统需要对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基本信息、样本存储、样本操作及审批、样本运输、实验室废弃物处置进行管理。系统需要对实验室员工操作权限及健康状况进行管理。系统需要对实验室感染控制审计情况进行管理,生成实验室档案对实验室使用情况进行追踪管理。对实验室管理及样本管理相关异常情况进行登记上报,并评估异常事件风险等级,必要时启动应急预案。系统需要内置高致病性微生物管理知识库。
()其他危险源监测系统需要通过内外部数据共享方式,对医疗废弃物、放射性危险源、水质污染、空气污染物、自然灾害、职业环境等危险源进行监测。
(4)统计分析系统需要对纳入监测的危险源数据进行分析及可视化展示。分析维度需包含必要的时间趋势分析和空间分布分析。
1.2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监测子系统
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监测要实现对特殊人群集中场所、人群密集场所及企事业单位、商超及市场等重点场所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对境外来(返)鄂人员、中高风险地区来(返)鄂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主要功能应包括:
(1)特殊人群集中场所健康监测对监狱、司法戒*所、养老院、福利院、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等场所的人员信息及健康监测信息进行登记。包括基本信息登记、健康信息填报、健康跟踪信息填报、特殊人群核酸检测信息填报、信息查询、监测统计、督办监管等功能。
(2)人群密集场所及企事业单位监测对图书馆、博物馆、健身房、影院、建筑工地等场所从业人员信息及健康监测信息进行登记。包括从业人员基本信息登记、从业人员健康信息填报、从业人员健康跟踪信息填报、从业人员核酸检测信息填报、信息查询、监测统计、督办监管等功能。
()商超及市场监测对商超及市场从业人员信息及健康监测信息进行登记。包括从业人员基本信息登记、从业人员健康信息填报、从业人员健康跟踪信息填报、从业人员核酸检测信息填报等功能。
对商超、市场重点样本检验信息进行登记。包括样品检测信息登记、样品检测信息导出等功能。
系统还应具备信息查询、监测统计、督办监管等功能。
(4)境外来(返)鄂人员监测对境外来(返)鄂人员信息及健康监测信息进行登记。包括基本信息登记、健康信息填报、健康跟踪信息填报、特殊人群核酸检测信息填报、管理状态追踪、信息查询、监测统计、督办监管等功能。
(5)中高风险地区来(返)鄂人员监测具备漫入信息分发、漫入线索排查、漫入线索分发统计等功能。
对中高风险来(返)鄂人员信息及健康监测信息进行登记。包括漫入人员基本信息登记、健康信息填报、健康跟踪信息填报、特殊人群核酸检测信息填报、管理状态追踪、信息查询、监测统计、督办监管等功能。
1.药店监测子系统
(1)药店监测数据采集
需要具备与各类药店自有ERP系统对接的能力,同时支持手工填报方式实现无信息系统药店的监测。
(2)监控分析提供药品销量监测功能并进行可视化展示。
提供药店销售监测功能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提供疾病分类监测功能并进行可视化展示。提供实时交易定位监测功能并进行可视化展示。
()系统管理后台能对药店基本信息、数据采集任务、监测药品基本信息、监管规则进行管理。
1.4诊所及体检机构监测子系统
(1)发热患者监测能对民营诊所就诊的发热患者进行监测,需同时支持系统对接与手工填报方式,具备发热患者个案追溯功能。能对区域民营诊所发热患者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进行可视化展示。
(2)用药监测能对民营诊所重点药品销售情况进行监测,需同时支持系统对接与手工填报方式,并具备监测药品基本信息管理功能。能对区域民营诊所重点药品销售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进行可视化展示。
()体检机构监测能对体检机构重点检验结果进行监测,需同时支持系统对接与手工填报方式。
(4)资质监管具备民营诊所资质监管功能,对区域民营诊所信息进行汇总及可视化展示,对不符合监管要求的情况进行自动预警。具备民营诊所医护人员资质监管功能,对区域民营诊所医护人员信息进行汇总及可视化展示,对不符合监管要求的情况进行自动预警。
(5)预警信息推送能根据智能预警模型综合分析民营诊所监测数据,对于异常数据能够评估其风险等级。
具备预警信息编辑及推送功能,支持预警详情查看,支持对必要个案进行追溯。具备预警推送对象管理功能。
1.5医疗机构临床症状监测子系统
面向医疗机构,实现对症状、用药数据、检验结果、影像检查结果等数据的自动监测。
监测数据时效性需要满足症候群预警要求。
(1)症状监测能根据知识图谱管理重点疾病的症状监测范围,能从临床主诉数据中自动提取关键症状数据。
能对本院提取的症状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提供可视化展示。
(2)药品监测能根据知识图谱管理重点疾病的药品监测范围,医院处方信息中提取用药信息。能对本院提取的用药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并提供可视化展示。
()实验室数据监测能根据知识图谱管理重点疾病的检验数据监测范围,监测应包括相关检验的数量和结果。
实验室监测数据需同时覆盖医疗机构和疾控实验室。能对本院提取的实验室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提供可视化展示。
(4)影像检查结果监测对重点影像检查结果进行监测,支持必要时调阅相应原始影像数据。
1.6应急资源监测子系统
应急资源监测主要是监测区域范围内各类应急物资资源、医疗资源、人力资源的动态情况。
(1)应急医疗资源监测
能对应急医疗资源监测范围进行管理。能对应急医疗资源关键指标进行监测并进行可视化展示,支持对应急特定医疗资源的专项展示。
能对短缺的应急资源进行自动预警,并具备短缺资源上报功能。
(2)应急药械资源监测能对应急药品、医疗器械监测范围进行管理。能对应急药械资源关键指标进行监测并进行可视化展示。
能对短缺的应急药械资源进行自动预警,并具备短缺资源上报功能。
()应急人力资源监测能对应急人力资源监测范围进行管理。
能对基础人力资源、应急队伍、专家团队、社会团体及志愿者等应急人力资源进行分别监测并进行可视化展示。
1.7学校因病缺课监测子系统针对学校学生重点传染病易感人群防控,对接湖北省学校健康监测预警系统,对学校传染病、食源性疾病等情况进行监测预警。
(1)学生因病缺课分析对接湖北省学校健康监测预警系统,获取全省范围内学校学生病假情况。并可综合学生就诊疾病详细信息,预警传染病爆发风险。
(2)学校学生晨午检分析对接湖北省学校健康监测预警系统,获取全省范围内学校学生检、午检体温、症状数据,预警传染病及食源性疾病爆发风险。
1.8机关企事业单位因病缺勤监测子系统
各类企事业单位主动监测报告本单位职工因病缺勤相关情况。
(1)因病缺勤信息上报各类企事业单位针对职工因病缺勤情况,登记缺勤人基本信息、相关症状、疑似疾病类型、请假天数等信息。
(2)辖区各类因病缺勤信息统计分析汇总各单位上报的因病缺勤情况,可进行地图可视化分布展示,时间变化趋势分析,导出功能。
()预警管理可基于上报单位规模、症状类型、缺勤人数、症状人数设置预警规则,自动进行预警。
1.9社会渠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子系统
结合卫生健康热线、应急值班电话、健康湖北移动端应用,收集居民上报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线索信息,与国家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报系统的上报报告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1)线索信息上报及登记针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全民线索上报登记功能。登记事件发现时间、地点、危害类型、危害范围、上报人、联系方式等信息。支持值班登记操作和嵌入健康湖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3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