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投摩根基金方钰涵医药行业长期不必悲观

主持人:医药行业在过去两年时间内有较大的跌幅,在您看来原因都有哪些呢?

方钰涵医药行业过去两年比较大的跌幅,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是在消化前期较高的估值,因为大家知道从年疫情以来,随着全球货币宽松,以及医药行业相对受益于疫情需求的表现,许多医药的子行业都经历了一个估值上涨的过程,甚至在年的时候出现了估值相对有一点泡沫化的情况,所以过去一两年一直在消化估值。

第二点原因是在这两年贯穿的周期里面,其实医药整体还是在坚定不移的实行对于药品、器械、耗材等全方面的价值链、供应链中间环节的压缩,意图可以给民众提供一个高性价比的服务。所以总结下来看,在一个高估值以及基本面有不断负面消息冲击的情况下,行业是一个估值回缩的过程。

主持人:现在投资者最关心的就是医药行业的行情是否已经企稳了,尤其是在历经前期长时间的估值消化和风险释放之后,目前的医药板块是否已经出现了反转的行情?当前投资者应该以一个怎样的战略眼光去看待医药板块呢?

方钰涵医药行业的估值调整周期其实是比较长的,其实有1~2年的时间,在医药行业的各个子板块之间,先从药品,然后再到高值耗材,再到器械ivd再到跟消费相关的眼科口腔等,在医药*策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管控,基本上覆盖到了每一个子行业,时间周期也非常长,以至于在年我们在第二、三季度观察到主动权益基金的持仓,对医药行业来说,基本上持仓已经降到了历史较低的水平(中邮证券数据显示,主动权益基金在年三季度持仓医药生物的比例为8.75%,环比下降1.81个百分点。扣除医药基金后持仓比例为4.04%,环比下降1.80个百分点。),基金持仓是一个比较好的前置指标,反映这个行业可能在一个底部区域。

通过我们刚刚这些指标来看,我认为医药板块在*策底和仓位底上可能已经见到了,从一个较长的维度去看,医药板块需求仍在快速增长,还有很多细分领域,我国的消费水平是不足的,有很高的市场渗透率提升空间,医药行业的子行业、子板块非常多,我们还是能够看到很多的投资机会。

方钰涵医药行业虽然有集采存在,但长期是不用悲观的,它是一个增量板块,跟公共事业股是不同的。

可能很多投资者会认为说医药行业一直在降价,我认为这样的观点可能是偏颇的,在很多的子领域我们的渗透率还比较低,所以一个增长在15%-20%左右的子行业里面,结合估值长期来看,它是具备长期配置价值的。

主持人:大的逻辑上看,虽然我们都知道医药整个行业的发展是必然的,但也不是每个细分赛道都会得益于行业的发展,这当中还是会有投资机会上的差异,您刚也提到了一些具体的细分行业,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您比较看好接下来哪些细分赛道的机会,跟我们分享一下当中的一些投资逻辑。

方钰涵其实我认为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医疗新基建是一个确定性比较高的方向。大家看到新冠疫情对于医药行业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国家ICU的数量对比全球来看比较低,很多基础的医疗设施(像医院床位数等),还是在一个扩建的过程。大家也会观察到自己所在城市,医院开了很多分院,对于像生命信息、像LED和更多高端的细分板块例如核磁分子影像诊断,医院需要用到高端医疗设施建设,这些都是国家重点投入的确定性财*支出方向,同时叠加医药行业有很多的龙头公司,实际上产品的质量已经靠近或者甚至有一些赶超了海外公司的质量标准。所以我们认为医疗新基建板块它既有需求的拉动,又有供给的替代,无论是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说,或者在医药行业本身不同细分行业中的属性来看,它都是比较有竞争力的。

因为医疗设备这个行业,它其实很难去重新创造更多的供给,换而言之,它不是一个想要降价就可以随便降价的行业,因为这个行业的技术壁垒,医院采购的粘性以及可以进入的玩家还是非常有限的,从全球看来它都是一样的竞争格局。所以从受益的行业来看的话,首先我们会非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46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