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
近期,医药股的火热强势和金融、地产等低估值股的相对弱势形成鲜明对照,投资者究竟该如何抉择?
股海十三年(陈明阳)表示,短期再去追高科技、医药等高估品种,可能并不是“聪明”的投资策略,与其追高被“割韭菜”,还不如利用市场自身的价值规律,布局低估品种,未来总会填平其价值洼地,看好金融地产未来的投资机会。作者:证券市场红周刊01
价值回归是市场规律
低估品种金融地产价值凸显
《红周刊》:明阳基金发行至今已有一年半的时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那么站在当下时点,您的投资方向和策略是否发生了改变?
股海十三年:我认为投资方向和策略是由投资理念决定的,我的投资理念主要遵循五个原则,一是以合理价格买入低估的公司,二是追求成长好公司,三是适度分散,四是投资确定性高的公司,五是利用市场。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我的投资理念就是“用格雷厄姆的价格买入具有成长性的股票”。
如果把投资价值比作笼子,投资标的比作笼中鸟。那么在投资过程中我可能会“腾笼换鸟”,也就是市场不同阶段我可能会选择不同标的。但我的投资理念一直没有变。目前我比较看好的行业是金融、地产、高端白酒、教育、食品等。
《红周刊》:在刚刚过去的7月,A股市场波动较大,您对下半年行情走势怎么看?
股海十三年:股票市场短期走势很难预判,我也不做这方面的预判,我只选择有长期投资价值的好公司。因为股票市场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估值高到或者低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价值回归,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我们看到科技、消费、医药行业很多个股上半年涨幅较大,我不否认这些行业的投资价值,但如果考虑两三年的收益,现在才去买入这些板块股票,我认为这可能不是非常聪明的投资决策。很多投资者是因为这些行业个股涨得好,才去投资它们,对于它们是否具备真正的投资价值并不清楚,这类投资者往往就很难在这上面获得超额收益。
《红周刊》:遭受新冠肺炎的各个行业今年一季度业绩并不理想,二季度正逐步修复,据您了解哪些行业的经营修复情况比较好,下半年业绩比较有保障?
股海十三年:环比来看绝大部分上市公司下半年的业绩都会比上半年要高,同比来看,我比较看好银行、地产和基建等行业的业绩情况。
细致来看,银行业绩通常滞后于经济发展三、四个季度左右,疫情对银行业的影响,反映到银行报表上可能需要明年,银行板块今年的业绩我预计有相当一部分银行是能够取得正增长的,但相比去年同比增速会降低。
房地产的业绩也比较特殊,业绩结算往往滞后于销售大概一两年时间,所以今年房地产的业绩其实是一两年前的销售数据决定的,上半年因为发生了新冠疫情,预计下半年房地产会迎来集中交房期,营业收入结算可能会主要集中在下半年,所以房地产的业绩反而确定性比较高。
建筑材料或者跟基建相关的产业,一方面它们是房地产上游行业,另一方面国家在传统基建方面也投入了较多资金,我认为在今年下半年甚至明年,它们的业绩也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增长。
互联网龙头企业的业绩也具有确定性,还有一个行业,就是国产奶粉,三四月份的时候,我跑了很多母婴店和超市,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在短短几个月内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一方面是因为消费者对国外疫情的不乐观及因为国外疫情严重,所以对进口品牌产生了不信任感。另一方面是部分进口品牌缺货,国产品牌填补了市场空白。
当然,业绩跟股价不一定是同步的,所以,以上行业可能未来一段时间内业绩会很好,但是否有投资价值,还需要看具体标的的价格。
02
看好住宅及商业地产
龙头房企有望获得更好的表现
《红周刊》:在“房住不炒”的*策背景下,您看好房地产未来投资机会的理由是什么?
股海十三年:目前,中国城镇化率约60%,而发达国家城镇化率普遍超过80%,中国城镇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必然带动房地产需求的不断扩大。当然地产行业已经从成长期过度到成熟期,行业未来增速可能会是个位数,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房地产公司都会保持低速增长。这里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投资者往往把行业的增长等同于企业的增长,这是不对的。那些拥有强大的竞争优势的房企的业绩增速可能会超越行业增速,所以,我认为房地产未来的成长主要是结构性成长,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