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实探连花清瘟布洛芬线上线下销售紧俏

北京中科白癜风出席健康中国公益盛典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0353303318890248&wfr=spider&for=pc

央广网北京12月7日消息(记者郭佳丽)近日,多地调整疫情防控措施,购买退热、止咳、抗感染、治疗咽干咽痛等“四类药品”不再需要实名登记信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多地出现“购药热”。

12月6日下午,记者走访发现,连花清瘟、泰诺、百服宁、布洛芬等药品在北京一些药店处于缺货状态,消*水、体温计、N95口罩、抗原检测试剂等防疫物资也销售火爆。此外,记者在某些电商平台查询发现,连花清瘟胶囊同样销售紧俏,且价格上涨。目前,全国多地监管部门发布有关文件,维护药品价格稳定,呼吁理性购药。

连花清瘟、布洛芬销售紧俏,专家呼吁理性购买

12月6日下午,记者走访北京多家药店发现,连花清瘟、布洛芬、泰诺、百服宁等药品在一些药店处于缺货状态。“连花清瘟每次来的量不多,很快就卖完了。”北京市一家药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在一家药店中,有市民拿着网上流传的一张“新冠吃药顺序图”向药店工作人员购买图片中推荐的药品。在被告知布洛芬和连花清瘟胶囊已经售罄后,该顾客购买了风寒感冒颗粒、蒲地蓝消炎片等药品。该顾客称,“不知道有没有用,反正囤药后,心安。”

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冠患者吃药并没有一个绝对顺序,新冠药物服用一定要根据症状,对症下药,而不是单纯按照“网传”的顺序。如果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症状比较明显,建议服用解热镇痛药,例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片等;如果出现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可以服用一些复方感冒药或者中成药,比如连花清瘟胶囊、藿香正气胶囊、金花清感颗粒等。

李侗曾表示,根据出现的症状选择可以缓解该症状的药品即可,没有绝对的吃药顺序,也没有必须要吃哪种药品。但像老年人、有基础疾病以及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如果高热无法缓解,有明显呼吸急促、喘憋等情况,医院就诊。

李侗曾还表示,近期随着多地防疫措施的调整,市民在家里储备一些常用药品和防疫物资是出于自主防范的意识,可以理解。但大家要理性购买,不要哄抢囤积,相信药品和物资的市场供应是充足且稳定的。

连花清瘟价格大幅上涨,以岭药业回应

北京宋女士告诉记者,11月15日,她在某电商平台购买的一盒0.35g*24粒/盒规格的连花清瘟胶囊,售价为15.8元,而现在同样的规格却需要65元。

12月6日,记者在各大电商平台看到,连花清瘟胶囊在线上平台也销售紧俏,而且确有涨价情况。以0.35g*24粒/盒规格的连花清瘟胶囊为例,售价有44.9元/盒、58元/盒、65元/盒不等。以65元/盒的价格来看,这是平时同等规格价格的4倍。

据此前媒体报道,药店的连花清瘟胶囊大幅涨价情况,10盒0.35g*48粒/盒规格的连花清瘟胶囊售价元,单盒售价达元,较平时涨%。对于价格上涨,药店工作人员解释为进货价格与物流成本的提高。

对于连花清瘟涨价的消息,以岭药业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近来连花清瘟供货价格保持稳定。如果消费者发现个别终端出现涨价情形,请及时向当地相关部门进行反映。目前公司正在采取各种措施扩大生产,全力保障市场供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及相关法规规定,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0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的罚款。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企业不能只考虑经济利益,更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另外,消费者也应该理性买药,不要盲目抢购,相信企业的生产能力可以满足大家用药需求。同时,*府有关部门加强线上、线下的巡查力度,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

维护价格稳定,多地监管部门发布告诫书

对于药品等物资涨价等问题,近日北京、杭州等多地的市场监管部门已经向市场发布告诫书,出台相关*策。

12月5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市场价格行为的提醒告诫书》,提示要准确记录与核定商品和服务的生产经营成本,为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的商品和服务。不得对粮油肉蛋菜奶等民生商品和口罩、抗病*药品、消*杀菌用品、相关医疗器械等防疫用品囤积居奇、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

12月5日,浙江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发布《关于医疗药品及用品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明确指出医药用品经营者不得借疫情防控之机大幅提高医疗药品及用品的销售价格,经营者要严格控制进销差价在合理范围内,不得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牟取暴利以及散布涨价谣言。

12月6日,有媒体向北京市药监局了解到,目前为了满足市民的购药需求,北京市每日投放市场“连花清瘟”颗粒和胶囊共40万盒左右,优先面向开设在居民社区、超市内等人流密集、销售能力强的药店,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货,并将逐步扩展至本市所有药店。各电商平台已经采取预订模式,消费者需求近期都可以得到满足,无需盲目“囤药”。

对于“跟风囤药”的热潮,日前,广东省药监局也发文提醒:药品供应很充足,盲目“囤药”没必要!药物都有保质期,存储也有一定的条件要求,保管不当容易变质,过多药物长期存放容易造成浪费。大家需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安置好自家的小药箱,有不适的症状还是要及时就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0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