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8毛4一盒,引发纠纷

来源:药脉通作者:Dr.Wang东华导读带量采购中,医生是带量采购政策最终落地的关键环节。他们对产品认知、患者反馈,影响政策的最终落地。趣学术邀请了一名医生记录了他执行带量采购的过程中所遇、所思、所想、所感。我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医生,工作10余年,耳闻目染了很多医疗纠纷。最让我哭笑不得的是一起8毛4分钱引发的纠纷。那时国家刚实行药品带量采购,有一次坐门诊,病人一手拿着高血压慢性病就诊本,一手拿着刚开的降压药,一进门就开始发飙:“大夫,我原来这个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都是30多块钱,你给我开的只有8毛4分钱一盒,你是不是开错了?”我赶紧解释“大爷,没开错,医院没有药,医院统一采购…”“一个月块钱标准,就开几块钱的药?”“就是,这几毛钱一盒的药管用不管用?”“你能保证这个药品的疗效不能?”……诊室里顿时都炸开锅了。“说实话,这种药我也是第一次接触,有些我也不清楚…”还没等我说完,大爷拿着药盒就甩到我面前了。“这个药药效怎么样?有什么副作用?出问题谁负责?我们不清楚可以,你当医生的你不清楚?你干什么吃的?”……病人虐我千百遍,我待病患如初恋。我只有耐心解释“这是国家优惠政策,是为了大家好,药品符合国家规定,这个药我也是第一次接触,疗效和副作用暂时不能说清楚,但是总要相信国家吧!”后来门诊办公室主任也来解释,病人情绪才渐渐缓和过来。在随后的日子里,病人虽然心理上不太情愿,但也在慢慢接受。我们门诊有两类病人,一类是办理了慢性病的病人,一类是没有慢性病的就诊病人。有慢性病的患者,以高血压为例,他们每月有元的报销比例,他们不想用便宜药,想用疗效更确切、以前有服药经验的药。这类药一般不在临采范围,但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服药习惯,改变他们有一定困难。另一类病人就是平诊病人,他们有一部分确实是比较贫困,确实也享受到了临采药品带来的实惠,从他们的眼睛里能看到惊喜。此外还有一大部分,他们看到收费单第一反应也是“大夫,这药这么便宜?管用不管用?”一盒药还没有一个鸡蛋贵!这也催生了两个现象:一个是,好多人想服用好点的药品,就得上街去药店买药。医院的药比药店的便宜,有的人就钻空子,从医院买药,卖到药店,药店再卖给病人。医院同样也买不到便宜药。作为医生,我们感觉不方便的是,好多药品,名字差不多,药价差好多,药效和副作用,我们没办法给病人提建议。好多药品做的药品一致性评价结果是什么?没有人普及,只有靠我们医生在临床总结。药品就是我们内科医生的武器!以前我们认为手到擒来的病症,用得顺手的药现在换了,到底病能治到什么程度?我们心里也没底。反正该用的药都开了,效果怎么样?只能尴尬地“呵呵”。点评:熟悉趣学术的读者都知道,笔者一直对带量采购政策持积极肯定态度,这不仅仅是因为利国利民,大幅降低价格不仅节省了医保费用去将更多药品纳入医保,还能够将药品惠及更多患者。对于行业来说,这是国产药企进行原研替代的最佳机会。但,原研替代并不仅仅是产品替代,还必须包括品牌替代,是国产药企籍此春风打质量和品牌翻身仗的最有利时机。但从上文来看,国产药企实现品牌替代的路还要走很远。在长期推广下,原研药品的质量和品牌牢牢占据了医生、患者的心智。当国产药企进行产品替代时,中选药品质量和疗效怎样,这不仅仅是医生的疑问,也是医生频频遭遇的患者拷问。医生是最理性的群体,所有中选企业必须思考的是,你有没有给医生提供足够临床数据?仅仅过了一致性评价,并不是可以说服医生的证据,也无法让医生理直气壮地拿此来说服患者。怎么理解这个概念?笔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73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