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21日讯因为两膝长骨刺,威海乳山市夏庄镇胡八村胡壮太痛得下不了地。在当地医保扶贫部门的帮扶下,去医院动了手术,十几万的手术费,自己仅掏了六千块钱。现在他又能下地摆弄菜园了。
像胡壮太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威海市还有4万多人,处在智能动态扶贫监控系统的重点跟踪名单中。借助脱贫攻坚的东风,监控系统与扶贫办、民*等部门已实现数据即时共享,贫困户只要患病,可即时纳入帮扶。
贫困户胡壮太开始了幸福生活
医院医生正在给海岛的村民体检
上午9点,医院副院长李永已在海岛的村卫生室里忙着给村民诊疗。小青岛距离镇上40多分钟的船程。作为该村的签约家庭医生,医院轮流,每半个月到这里来开展巡诊。
“看看我的心电图,血压高不高?”60多岁的于大爷长期患有慢性病,看到李永他们很是兴奋。
“大夫,我那老伴老是腰疼、心慌,吃点什么药?”听到大夫来了,孙大娘急忙赶了过来。
巡诊医生来到海岛,于大爷高兴不已
家庭签约医生团队一般有5个人,两个医生、两个护士,还有后勤保障人员1名。闻讯而来问诊的老人们很快让李永他们忙得抬不起了头。
小青岛主要以海水养殖为业,但岛上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了。多户的村庄,平时很是冷清。长期的劳作,让这里的老人多少都患有慢性病,平时没人照料,出岛看病拿药又多有不便,而家庭医生给他们带来了健康的希望。
在威海,像李永这样的签约家庭医生团队共有个。在打通医保服务最后一公里中,威海医保局组建了以家庭医生团队为骨干,社会志愿者、实习医护学生参加的医保基层服务队,把以“送*策”“送药品”“送服务”“听民意”的“三送一听”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
“没觉得苦,基层医疗工作就应该到下边来。”虽然早已满头大汗,李永说起感受,却是一脸的平静。
服务队下乡活动并不是搞一阵风,威海医保局制订有《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年度考核办法》,单列专门的医疗保障基层服务基金,对年医院予以资金倾斜,基层服务队员则在优秀医保医师评选时进行优先考量。
中午,李永和他的团队终于结束了巡诊。虽然饿着肚子,这些白衣天使还是顾不上吃饭,顶着大太阳,抓紧乘船上陆,医院。
文登医药配送中心正为患者配药
上午,文登大水泊的王大爷找到定期来坐诊的北京中医专家,他的腰椎疼老病又犯了。专家问诊后在电脑里开出处方。随即处方被流转到文登中医药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医师审核后,立刻调药熬制,封装好的中药成品下午就经物流公司送达他的手中。
针对贫困户取药难实际,威海利用互联网搭建起医保扶贫共享数据系统,医生根据诊断开出处方,配送中心负责配药,物流公司统一配送,期间患者不必花一分钱。
而在乳山的胡壮太,除了家庭医生上门服务,自己还可以到村卫生室,或到附近的医保定点药店,问诊拿药取药,全部医保一站式结算,既快捷又方便。
乳山中院家庭签约团队的白衣天使正在外出巡诊
为解决困难群体慢病就诊难、取药难、报销难等“三难”问题,借鉴乳山前期村卫生室服务试点经验,威海搭建起“互联网+医保+医疗+医药”、纵贯市县乡村四级、涵盖所有慢病门诊患者的医保管理综合服务平台。
你如果出不了门,通过平台,可以在家进行远程视频问诊,在线费用结算,药品被免费送上门。另外,威海医保局还联合威高集团,以市场化模式运作,组建推出威高惠民药房,除对乳山市、中两院开展药品配送,惠民药房还对当地所有失能老人进行药品免费上门服务。
新组建的威高惠民药房
“我们的目标,就是打通医保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所有堵点、难点,让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威海医保局局长毕兴全如是说。
闪电新闻记者于英波陈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