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故事,可以给我启示。
一群人躲在山洞中,因为山洞外有猛兽。由于人们手中没有可靠的武器能够战胜猛兽,这一群人就躲在山洞里。山洞里最初粮食充足,温度适宜,人们还能坚持一段时间。但随着时间延长,食物短缺,山洞环境恶化,人们开始极度渴望外出,毕竟不能一辈子躲在山洞里。当猛兽的威力逐渐变小时,这群人是不是要考虑出山洞?在出山洞之后,可能山洞中弱势的群体会面临一定的威胁。但这并不是这一群人不出山洞的理由。 能做的事是在出山洞前,给弱势群体做好必要的保护。
无论是从经济民生的角度,还是从病*变异情况的角度,放开都是大势所趋。但是放开也需要步骤,任何情况下的走极端都是不可取的。
一方面,病*的自然变异已经使其成为了一种相对更温和、致病性更低的病*,且疫苗和 药的有效性都得到了验证,从外部条件来说,我们都进入了一个更好的时期。
而放开之后,我们需要面对三个问题。
1、放开后,多久会迎来 波感染冲击?
2、我们为什么要尽量躲开 波感染?
3、如果感染了我们应该怎么做?
接下来,我们就以上三个问题,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放开后,多久迎来 波感染?
国内有专家建议,刚刚解封的前两周,相对而言是最危险的过渡阶段。这个时间,基本上所有人都可以跑出来溜达了,容易产生相互感染,造成阳性病例快速增长的机率会骤增。因此,根据长期以来的防疫经验,预计放开后两周时间,社会面对出现大量的感染。
以上的说法,并没有数据支撑,仅仅是靠着“经验”之谈。面对新冠疫情,经验固然重要,但是绝不能犯“经验主义”。
国内很多地方,在防疫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是流血牺牲,往往都是“经验主义”作祟。
在科学面前,经验不堪一击。
根据英国卫生安全局(UKHSA) 的研究数据显示,奥密克戎BA.2变异株的传播速度比BA.1变异株快75%。张文宏认为,BA.2的基本传染指数R0可以达到8,而前世卫组织科学家AdrianEsterman估计,BA.2的传播性R0已达到12,高于几乎所有人类现今发现的传染病,而初代新冠病*的R0数值仅有2.5。
根据感染曲线图可以看出,从年12月底,新的变异*株开始传播,到年1月份,大概一个月时间,达到感染峰值,2月份逐渐回落,达到感染饱和,3月份回归到*策的社会感染水平。
在数值上,欧洲和美国的趋势类似,但是,美国大规模感染以及到达峰值要比欧洲提前了约半个月。
到了峰值的时候,欧洲日感染人数达到了万,约占欧洲总人口的0.31%,美国日感染人数达到了万,约占美国总人口的0.42%。
按照年1月的爆发周期来计算,一个月时间,美国约有万人感染,约占全美总人口的6%。而欧洲没有总体数据,以英国、德国数据来看,整个1月,欧洲的感染人数接近8%。
可以看出,人口越多、密度越大, 轮感染的冲击以及感染饱和的时间越推后,同时,峰值感染率也会越低,但是总感染率会偏高。在感染人数达到6%-8%左右的时候,传播趋于正常水平。
也就是说,从大规模感染开始到传播趋势明显下降,基本上是一个月时间。从大规模感染到感染峰值,大约是两周时间。之后,传播趋于缓和,回归到与大爆发之前趋平的水准。
当然,这也与各地的人口密度以及防控手段有关系。人口密度越大,感染率越高(6%-8%之间)。
这就是所谓的 波感染冲击。
以 放开的广州为例,广州11月30日开始放开,在感染人数开始爬坡,到两周后,12月14日左右,感染人数达到峰值,到12月30日左右,开始慢慢下降。
按照欧美感染率的中间值7%来计算,万人口的广州, 波感染人数预估会在万左右。
郑州的放开时间是在12月5日,到了12月20日左右感染人数会达到峰值,到1月5日左右,开始出现下降。最终感染人数预估在84万左右。
因为计算复杂,以上采取了较为简略的方式。真正的趋势和算法需要结合防控手段,以及人口密度等方方面面。仅以国外感染趋势做大概粗算,作为参考。
其他城市,也可以根据以上算法来计算自己城市的 波感染冲击的到来时间。
二、尽量躲开 波感染
一些人认为,没有所谓的 波感染,每个人都会感染,而且会重复感染。
但是,按照趋势,感染是个曲线,有峰值有低谷。尽管 我们可能都会感染,但是,依然要尽量避开 波。
为什么呢?
因为从开始放开,到 波感染达到峰值,仅仅只有两周时间。一个千万人口的大城市,要出现几十万的感染人口,对整个城市的医疗资源是个相当大的考验。
在封控时代,都无法做到医疗资源的相对公平,你敢想象在放开之后,出现大规模感染之后的情况吗?
首先,求医问诊会出现一定的困难。虽然轻症可以居家,但是感染率提高之后,需要住院治疗的人数也会增加,另外,不需要住院治疗也去住院治疗的人数也会增加。就诊人数倍增,医疗资源肯定会紧俏。
其次,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药品短缺。现在,很多地方都已经出现了药品断货的情况,一旦,感染人数急剧增加,市民们难保不会拿出当初“囤菜”一样的热情去“囤药”。
再者,也是最可怕的,就是恐慌心理。虽然一再普及,奥密克戎类似感冒,但是,难以消解大众的恐慌心理。恐慌是最可怕的,大众失去理智盲目就医、盲目买药,这也是造成医疗挤兑最可能的因素。
有意思的是,年3月份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在《柳叶刀》期刊发表的文章,分析了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数据,以了解全球真实的新冠死亡人数。结果表明,全球的超额死亡人数达到万,是官方记录人数的3倍以上。
根据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统计的数据,记录在案的新冠死亡患者大部分来自于中高收入人群,而低收入人群被记录的新冠死亡病例寥寥无几,也说明官方对于新冠致死人数的统计是存在较大遗漏的。
并不是说,越有钱死亡率越高,而是,穷人死了就死了,根本不会记录,也没有被算进数据里的资格。
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避开 波感染。
在心态上,我们一定要保持冷静,新冠病*没什么可怕的,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不要焦虑。
出行时,要 做到不扎堆、不聚集,尽量不参加社交流动,工作上两点一线,医院。
在个人防护上,勤洗手,勤消*,随身携带消*酒精等,认真做好个人防护。
另外,老人小孩尽量不出门,大人需要出门戴N95口罩。
三、如果感染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放开之后,很多人都担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感染了怎么办。
以美国的数据来看,美国总感染人数已经突破1亿人,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这是美国放开一年多之后的数据,现在仍在不断攀升。
可以看出,放开之后,感染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如果感染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这是一张《郑州日报》推送的图。图上标注了中青年在“阳性”之后七天的症状。到了第七天之后,症状有所好转。以下可为参考。
所以,大家不必过分担心。根据媒体和官方发布的清单,进行必备的药物储存,做好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增强免疫力,剩下的交给天意。
面对疫情,最重要的心态。
三年我们都扛了过来,到了 关头,我们依然能战胜病*。
愿每个人都能健康平安,顺遂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