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以品质领跑行业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80701/6369248.html
第七批国采将至,大批药企迎考
01第七批国采即将开标
5月31日,上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副市长宗明表示,6月1日起,全市将进入第三阶段,即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
业内人士认为,伴随着上海恢复正常秩序,逾期许久的第七批国采有望重新提上日程。
2月17日,上海联采办发布《关于开展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相关药品信息填报工作的通知》,宣布2月18日起将开展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相关药品信息填报工作。
根据以往集采推进规律,集采从医疗机构报量到正式文件发布平均间隔时间在40天左右。然而,由于上海疫情的影响,第七批集采进度延迟,四个月过去尚未有新的进展。
5月25日,国务院公布年 医改任务,其中提及进一步推进药品耗材带量集采。
值得注意的是,第七批国采品种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陆续过评,赶上国采的末班车,其竞争格局也越发激烈。
截至5月25日,本批国采共涉及家企业,其中本土企业家、外企31家。本土企业中,涉及品种数≥4个的有25家。
本次国采竞争最激烈的品种是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共涉及27家企业,包含阿斯利康、石药欧意、科伦、丽珠等知名药企。
其次是克林霉素 酯注射液,18家企业入局,涉及华北制药、华润双鹤、山东新华、山东罗欣等药企。
总的来看,第七批国采58个品种,其中竞争企业数≥10家的有14个;竞争企业数≥14家的有7个。
参与厂家越多,中标概率越低,例如按照以往集采的规则,10家企业符合申报条件,最多8家企业入围,入围概率80%;而超过13家以上企业符合条件,最多只有10家入围,概率 不超过77%。
第七批国采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涉及品种数最多的企业是齐鲁制药,有18个品种符合条件;科伦集团和扬子江涉及品种数量并列第二,均为14个。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带量采购的发展,大药厂的生产规模、成本把控等优势越发凸显,集采中标率较高。
第七批国采涉及品种数量排前三位的齐鲁、科伦、扬子江,在前五批的中标品种数合计分别排第1、第4和第3位,前五批分别合计中选了34个、26个和31个产品。
02集采压力仍在
疫情对医药行业的影响不止于国采进度延期这么简单,疫情形势不稳定,药企的生产、运输、销售各个环节都受到一定的限制。
5月12日,江中药业在业绩会上表示,受疫情影响,多地实施静态管理,导致部分药店、诊所、基层医疗终端等客流减少,物流受限,对其生产经营产生一定影响。
4月28日,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委书记林建宁表示,年前两个月,我国医药制造业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仅为2.3%,利润同比下跌17.6%,医药产业下行压力比较大。
有业内人士认为,疫情对国内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国家陆续实施宽松的财**策和货币*策,具体到医药行业可能会以第七批国采为契机,给药企“减负”。
就这一看法,一位不便具名的 业内专家向赛柏蓝表示,虽然疫情之下药企经营难度很大,或许存在这种可能,但是从更实际的角度来说,一方面医药工业子模块占比全国GDP比重较小,另一方面近年来新冠疫情给医保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需要通过集采降价,节约医保资金。
对于第七批国采的竞价压力,此前第六批国采中,拟中选条件中“单位申报价”降幅≥50.00%这一规定调整为40%,业内呼吁对第七批集采也进行规则的微调——保持40%的规定、“单位可比价”≤0.元调整到0.20元、“单位可比价”≤同品种 “单位可比价”1.8倍调整为1.5倍等。
总的来说,调整方向为降低拟中选门槛,避免企业惨烈报价。
就这一点,上述专家指出,第六批集采企业能够多家保持40%的温和降价是由于降价40%后每个厂家都可中标。但是化药入场企业较多,例如奥美拉唑钠竞争企业多达27家,无法保证每个企业都能中选的情况下,没有人愿意被挤出门外,为了中选资格还是会激烈竞价。
此外,降价最多、 顺位中标的企业还有市场优先选择权,企业为了选到市场 的省份,也会积极降价。
可以看出,带量采购给企业带来的压力仍旧不小。
年带量采购已经进入提速扩面的新阶段,采购品种持续扩容,采购范围也从化药拓展到生物药、中成药。在带量采购常态化推进的大势下,企业需要积极适应*策的指引,才能实现长远发展。
日前,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实现全域上线,国家医保局指出,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有14个子系统,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是其中之一。
该平台对带量采购工作有较强的助力作用,特别是药品编码实施后,各省数据有效互认,集采数据的准确性更高,价格更透明。
上述专家指出,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影响较大,一旦国家层面全面实施价格联动会对医药行业产生巨大影响,为尽量实现平稳过渡,预计短时间内不会推动。
不过,药品价格的规范、统一是大势所趋,各家药企也需要考虑如何迎接全国药品价格联动的到来。
附:第七批国采品种企业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