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高瓴减持的医药外包龙头手握30亿大单将

今年二季度,高瓴资本大幅减持CRO行业中的龙头企业之一凯莱英股本.26万股,以二季度中位股价计算,高瓴套现近7.5亿元。

自8月15日,凯莱英公布年半年度报告之后,其股价大幅回调,跌幅一度跌超20%。之后受国内疫情反复影响,凯莱英股价开始逐步修复。

近日,两则公告又直接把凯莱英送上了风口,股价也迎来了强势上涨。

已通过港交所聆讯将在港交所二次上市

凯莱英成立于年,一直专注于研究小分子化学药研发,年在深交所上市,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服务于新药研发和生产的CDMO(医药研发及生产外包)一站式综合服务商。

所谓的CDMO,简单来说就是各种医药品的外包生产服务,涵盖药物到疫苗在内,约占据1.5%的市场份额(第一名市场份额约为2.9%);且是中国最大的商业化阶段化学药物CDMO公司,约占据22%的市场份额。

与传统的CMO模式(生产外包)相比,CDMO既要研发又要生产。而这类模式的好处是与合作药企高度绑定,如果新药上市卖的好,企业将获得商业红利。

截至年Q3,公司已与全球前20大制药厂中的15家合作,其中八家已经连续合作超十年。辉瑞、默沙东、艾伯维、礼来、百时美施贵宝、阿斯利康均为公司的主要客户。

11月18日,凯莱英发布公告称公司已经通过港交所聆讯,将在港交所二次上市,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中信里昂证券资本市场有限公司为联席保荐人。

根据公告,公司本次将新发行不超过49,,股境外上市外资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全部为普通股。

值得注意的是,截止9月30日,凯莱英十大流通股股东里有6家基金公司持有公司股份,但已经没有了高瓴资本的身影。

图1:截止年9月30日凯莱英前十大流通股

后续如果上市进展顺利,凯莱英将实现A+H全布局,有助于强化全球化运营能力,加速国际化拓展,为公司发展注入新动力,开启发展新局面。

4.8亿美元大单落地业绩有望提速

另外一则重要的公告更是催化了公司股价此轮的上涨。

11月16日晚间,公司发布日常经营重大合同公告称,公司与美国某大型制药公司签署新一批小分子化学创新药物合同订单,累积合同金额为4.81亿美元,按年11月16日离岸汇率6.39计算大约30.7亿元。

图2:凯莱英签订4.81亿美元订单

要知道凯莱英年全年营收仅为31.5亿元,如果这笔订单进展顺利,该合同累计金额几乎等于去年公司全年的收入。

根据公告,该笔订单的供货时间为-年,而这也一定程度上为小分子CDMO持续快速增长奠定基础,公司整体业绩有望提速。

从客户层面看,-年该客户为公司贡献营收分别为1.85亿元、2.49亿元及6.38亿元,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85.81%,收入占比由年的10.07%上升10.18个百分点至20.25%,占比直接由第一跃升至第一。

关于这个客户到底谁,凯莱英并没有在公告中过多透露。但是业内普遍猜测,这笔新订单生产的是新冠口服药Paxlovid。

辉瑞在不久前对外宣布,根据临床数据显示,Paxlovid可将患者的住院或死亡率降低89%。值得注意的是,辉瑞已经就Paxlovid向FDA提交上市申请,以寻求紧急使用授权。

目前,Paxlovid进展最快的III期临床,仅用于治疗高危病人阶段。而辉瑞仍在进行的两项在研药物临床表现更值得期待,即面向普通新冠患者以及密切接触者。如果这两项在研药物临床进展顺利,那就意味着将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整体来看,未来很长时间里全球范围内仍将持续受到疫情的影响,凯莱英有望持续获得订单。

产能加速释放超预期可期

赴港上市叠加大额订单,公司未来业绩持续增长是可以预期的。另外,决定公司业绩能否爆发还取决于公司的产能储备。

目前公司以天津为中心,已覆盖辽宁阜新、吉林敦化、上海金山等地区建立了多个小分子研发生产基地、生物大分子基地。根据公司年半年报显示,截止报告期末,公司产能约.77m3,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4.2%。

图3:截止年上半年末凯莱英产能情况

鉴于小分子产能较为紧张,公司已着手加快产能建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订单需求。根据现基地新增厂房、车间的建设进度,今年下半年预计在天津、敦化等地区释放产能m3;按照敦化、镇江基地的工程计划进度,预计将于明年新增产能m3。

图4:未来凯莱英预计分期交付产能情况

根据公司产能扩充计划,、年底,公司产能有望分别达.8m3和.8m3,将分别同比增长56.1%和34.3%。

随着产能稳定释放与新订单顺利执行,公司产能利用率有望实现快速提高,订单+产能将共同助力业绩加速增长。

--EN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77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