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医药行业进入专业分工时代,商业化平台迎来爆发时刻。“分工出现以后,劳动生产力得到了最大的增进,运用劳动时的熟练程度、技巧和判断力也得以加强……在每一种工艺中,分工都能极大的提高企业的内部生产力,产生巨大的效能。”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曾就“分工”作此论述。多年过去,如今,小到某一工艺,大到企业、行业之间,明确的分工使全球的生产效能得到提升,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企业价值也得以实现。对于医药产业而言,其发展进步同样由内部分工推动——上游负责研发和原材料生产,中游负责医药产品生产,下游提供商业化服务——产业链内部不同企业分工协作,能为社会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传统的医药商业公司处于产业链下游,作为连接上游企业与销售终端的桥梁,它们利用渠道把产品送到销售端,在有需求的前提下完成交易,相当于分销、流通。整个商业过程中,没有创造需求,也没有增加产品的价值。随着行业不断发展、医药研发投入的不断增长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医药行业的分工也不得不更加细化——单纯的“药品批发”、“产品搬运”模式已难以满足医药生产企业的需求,药企需要更得力的伙伴帮助产品价值的实现和扩大。这种来自现实的需求,促生了第三方品牌商业化平台。不同于传统的商业分销、推广平台,第三方品牌商业化平台侧重于品牌运营打造,“创造需求、满足需求”是它的核心。通俗来说,品牌商业化就是不仅让想买的人买得到,更能“让不知道的人知道,不想买的人想买”,让新产品、新服务快速融入到应用场景,形成品牌效应。比如杜蕾斯、滴露、MoveFree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消费品,是由英国的利洁时公司运营,这家公司专门做健康品牌商业化,有着年的历史。年,利洁时全球的的收入近亿英镑,营收规模不到全球医药商业巨头麦克森的十分之一,但是市值却达到了麦克森的两倍。核心原因就是利洁时运营的健康品牌有很长的生命周期和很好的回报率,这是国际资本市场所认同的一种商业模式。“品牌赋能,提质降本”,这正是第三方品牌商业化平台面对药企需求给出的解决方案,也是这门生意的价值所在。由国际市场回看国内,近期即将冲刺“A股首家健康品牌商业化平台”百洋医药,正是这一类企业的代表。近年来,百洋医药(.SZ)与罗氏制药、安斯泰来、杰特贝林、武田制药、西安杨森、三生制药等知名药企都已展开深度合作。对于诸多知名药企来说,百洋医药有何魅力能让它们放心托付自家产品?对于药企而言,百洋医药的价值何在?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其能否成为“新宠儿”?这是需要解答的问题。01医改下的新机会过去数年来,如何解决“看病贵、药价高”的问题,成为我国医改舆论最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6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