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提到华润三九,大家伙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大概是影视剧里冷不丁出现的,以及药店货架上各式的中药常用药吧。
不得不说,当前全年营收规模近亿元的华润三九在中药领域确实布局广泛、影响力出众,特别是在非处方中药领域,早已成为具备高知名度的行业龙头之一。
这些年,华润三九不仅在非处方中药领域不断攻城略地,在膳食营养领域亦不断发展,其包括OTC中药、膳食营养补充剂在内的CHC(ConsumerHealthcare,消费者健康)业务收入近5年以10.21%年复合增速稳步扩大至年的.84亿元,占公司收入比稳步提升14.14pct至年的62.97%,占公司毛利比稳步提升20.7pct至年的62.49%。
回望华润三九CHC业务过去10余年的发展,它一路得以做强做大的原因其实不难找到。
并且这些过去让它走到今天的支撑,未来依然会支持它继续向前。
收购王
华润三九的CHC业务覆盖感冒、皮肤、胃肠、止咳、骨科、儿科等主流OTC品类以及市场需求不断扩容的膳食营养补充剂品类,其中有不少产品拥有领先的市场份额,旗下核心品牌在终端更是有相当高的认知度与认可度。
但其实,华润三九的品牌也好,其他品牌也罢,最早都非源于华润三九,“华润三九”四个大字亦是华润经由8年收购三九集团之后才诞生。
可以说,是“收购”打造了华润三九的基业。
比如年华润三九收购本溪三药、合肥神鹿,使得旗下胃肠产品线进一步丰富,年收购顺峰药业完善了皮肤外用产品线、收购桂林天和药业补充了膏贴外用药产品线,年收购桐君制药厂完善了口服液产品线,年收购圣海保健品完善了保健品产品线,年收购澳诺拿下儿童补钙大单品与知名品牌,年收购昆药集团进而在天然植物药领域再下一局,等等。
未来,相信还会有华润三九发起的新收购出现,因为这是华润系的基因之一。
在不断的收购之下,华润三九当前商誉已超50亿元,占总资产比接近15%,在中药企业里很是突出。
这些商誉里会不会有雷?
这个问题难以回答,但必须承认的是,华润三九收购而来的CHC品牌与产品在其打造下确实有不少发展不错,有一众产品在相关品类里保持领先地位,在感冒中成药领域优势显著,其在今年的第二届中国OTC大会上也蝉联了中国非处方药生产企业榜首。
积极营销
要说华润三九收购而来的CHC品牌与产品是如何实现了较好发展,那一定离不开华润三九积极且持续的营销投入。
从销售费用角度来看,年至年华润三九销售费用均值高达56.26亿元,其中仅广告费用(剔除未公布具体广告费用规模的年)均值达到40.16亿元,此项开支在中药企业里居前,同时,其同期销售费用率均值达38.07%,大幅高于同样以零售见长的百亿级中药企业同仁堂18.35pct。
当然,围绕品牌与产品的营销推广对于华润三九而言确实有必要。
华润三九CHC业务下的品牌与产品本身具备一定消费属性,营销推广不仅是建立消费者认知的必要选项,也是占领消费者心智的重要手段。
不同于同仁堂、片仔癀那般拥有深厚的历史与认知沉淀,华润三九CHC业务面临的同类产品竞争更为激烈,持续的营销推广对于保持品牌与产品的影响力而言有积极意义。
大网
与此同时,渠道能力可谓是华润三九CHC业务发展的竞争杀手锏之一。
为什么华润三九在谈及所收购的其他企业时特别愿意用“赋能”一词,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其突出的渠道优势给了它足够的自信。
年到年,华润三九对药店渠道的门店覆盖数量一直保持在40万家以上,相当于覆盖了同期70%以上实体药店。
在互联网渠道方面,其与国内头部互联网药店平台、O2O快送平台、头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都已建立深入的业务关系。
从销售团队来看,年到年华润三九旗下销售人员从人扩展至人,销售人员规模在中药企业中位居前列。
对线上、线下广泛且深入的渠道布局,使得华润三九旗下CHC品牌与产品能够快速而广泛地触达终端消费者。
收购、营销、渠道成就了华润三九CHC业务的过去,华润三九在收购上的战略眼光、整合能力,以及出色的营销推广能力与渠道优势,想来也将成就其CHC业务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