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虽然是世界上 控制住疫情的国家,但随着全球疫情的爆发,输入病例不断上升,加上中国本土还有不少无症状感染患者,这使得中国经济无法完全恢复正常。
据姜超宏观债券研究显示,年1季度,中国GDP同比下滑了6.8%,这是近40年以来中国经济首度出现单季负增长。
且不说旅游、娱乐行业,即便是外界眼中受疫情负面影响较小的医药行业,也出现了不少药品领域面临负增长。
而今天我们谈的两个药品领域,因疫情影响,其Q1销售额很可能非常惨淡。
01
儿科领域用药
医院的儿科医生爆料,疫情之前,院门诊病人数量固定在每天-人次左右,淡季门诊至少人左右,旺季 可达人左右,但疫情以后,儿科门诊量在每天人以下波动,数量下降明显。
儿科患者的锐减直接影响到儿科用药,据一位负责儿科呼吸领域的销售代表称,因为疫情影响,他今年的Q1业绩简直惨不忍睹,连1/3都没达到,创从业以来业绩 纪录。他同时也向笔者表示,正在考虑换工作。另一位负责儿科的销售更向笔者爆料,客户中有位医院提出离职了。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在疫情防控措施下,儿童的活动基本受限于家里,很少外出,加上戴口罩,交叉感染疾病的几率大大降低。另外,由于新冠病*的威胁,家长对孩子的照顾也更加用心,抵抗力提高了,感冒发烧或者肠胃疾病等也大大减少。再者,疫情期间,不少儿科医生建议家长推迟疫苗接种,儿科疫苗的销售额也出现了大大的降低。
02
呼吸系统用药
医院的呼吸科主任称,往年2月份,门诊内人山人海,今年2月,门诊基本是零零散散的几个或者十几个病人,这种“门可罗雀”的惨淡感让人既欣慰又担心。这种现象也急坏了不少药代,笔者问了一位负责常见呼吸病用药的药代小伙伴,他也表示Q1业绩凉透了,另外,他身边几个负责呼吸领域用药的同事都在着手跳槽或转岗。
当然,呼吸系统用药的减少跟疫情防控更是密不可分,由于人们外出减少,出门又佩戴口罩,所以依靠空气传播的呼吸系统疾病减少。另外,因为COVID-19,很多人的卫生意识加强,最常见的感冒、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明显减少。再者,人们处于对新冠的防御,在自身免疫力方面也给予了很大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