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年老字号盘点五个历史悠久盛名的老字

北京中科白癜风康复明星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1014/11153079059.shtml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传统工艺。在中国,有一些老字号,他们经历了风雨沧桑,传承了百年以上的品牌故事,为人们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他们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经济的见证。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五个历史悠久盛名的中国百年老字号,看看他们的过去和现在。

1.六必居(北京,年)

六必居是北京的一家酱菜老字号,始于明朝嘉靖九年(公元年),由山西临汾西杜村人赵存仁、赵存义、赵存礼兄弟开办的小店铺,专卖柴米油盐。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件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赵氏兄弟的小店铺,因为不卖茶,就起名六必居。六必居店堂里悬挂的“六必居”金字大匾,出自明朝首辅严嵩之手。此匾虽数遭劫难,仍保存完好,现已成为稀世珍品。

六必居起初经营“柴米油盐酱醋”,酱菜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自从严嵩题匾之后,就出名了,买酱菜的人越来越多,酱菜也从此出名。后来慢慢的就专门腌制酱菜。六必居的酱菜由于选料精细、制作严格,有“黍稻必齐、曲蘖必实、湛炽必洁、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之说,清代被制定为宫廷御品。

今天的北京六必居食品有限公司是经营酱腌菜及调味品的专业公司。以酱腌菜产品为主,产值过亿。两千年进行改制,国有改为股份制,除了在国内销售,还出口美国、欧洲等一些国家和地区。

2.陈李济药厂(广东,年)

陈李济药厂是广东省广州市一家中药老字号,始于公元年(明朝万历28年),由陈李济创办。陈李济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在历史上是三足鼎立,陈李济为南药代表。

陈李济药厂最出名的产品是“乌鸡白凤丸”,是一种治疗妇科病的中成药。乌鸡白凤丸的配方是由清代名医吴鞠通所创,他将其赠与陈李济药厂,从此成为陈李济的招牌药品。除了乌鸡白凤丸,陈李济药厂还有苏合丸、宁坤丸、舒筋健腰丸等多种名贵中药。

陈李济药厂在清代曾多次获得皇帝的赏赐和嘉奖,被誉为“南方第一药铺”。陈李济药厂的产品用料正、工序繁、首创蜡壳药丸包装工艺,保证了药品的质量和效果。陈李济药厂除了药品好,更以“济世救人”出名。历代以行善为乐事,将免费为劳苦大众服务列为店铺规章,扶危济困,施药赠茶。

今天的广州陈李济药厂有限公司隶属于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是在沪、港两地上市的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陈李济是一家现代化的中成药生产企业,现有员工近人,各类专业人员占全厂总人数的35%,其中执业药师35人,高中级工程技术人员60人。

3.张小泉(杭州,年)

张小泉是杭州的一家刀剪老字号,始于清顺治二十二年(公元年),由徽州黟县人张小泉率子张近高来杭州大井巷生产祖传剪刀。张小泉是中国刀剪行业中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也是中国三大名剪“张小泉、曹正兴、王麻子”的代表之一。

张小泉剪刀以采用浙江龙泉的好钢作原料,经过精心制作,打出来的剪子锋快耐用,与众不同,取牌名“张大隆”剪刀。清康熙二年,改名“张小泉”剪刀。张小泉去世后,其子张近高继承父业,为保护切身利益,在“张小泉”名字下加上“近记”两字,视为正宗。乾隆年间,“张小泉近记”剪刀已列为贡品。清宣统三年,张小泉以“海云浴日”注册。

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让张小泉这个传统的民族品牌保存下来,并发扬光大,国家拨款,统一筹建杭州张小泉剪刀厂。让张小泉这个传统品牌重新崛起。目前张小泉刀剪发展为: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同时在上海也有一家“上海张小泉刀剪总店”,由于杭州张小泉注册“张小泉”这个商标和名号时间早,上海张小泉只能改为“泉”字号。

4.同仁堂(北京,年)

同仁堂是北京的一家中药老字号,始于清康熙八年(公元年),由乐显扬创办同仁堂药室。同仁堂是中国的传统特产酒。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同时是中国三大名酒“茅五剑”之一。也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更是中国的国酒,已有多年的历史。

同仁堂自年开始供奉御药,历经八代皇帝年,十四代掌门。从同仁堂创始人乐显扬曾祖乐良才开始,到第六代掌门乐礼时期的鼎盛,到接下来几十年的衰落,再到中兴,再到抗日战争时期的风雨飘摇,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乐崇辉将同仁堂带往台湾,目前海内外仅台湾仍由乐氏家族传承同仁堂制药事业,大陆同仁堂已不再有乐家的掌门人。

同仁堂制药历代不变的古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同仁的释义,“天下为公”是为同,“仁者,爱人也”是为仁。同仁堂以“济世为本、诚信为先”为经营理念,以“匠心独运、精益求精”为工艺标准,以“品质卓越、服务至上”为服务宗旨。

在新中国的大力扶持下,北京同仁堂实行了公私合营,成立同仁堂中药提炼厂,晋升为国家一级企业。年7月,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组建成立,年5月成立了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0月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实现了国内首家A股分拆成功上市。同时成立了同仁堂麦尔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始了向生物工程领域的初步探索。

目前,同仁堂拥有境内、外两家上市公司,连锁门店、各地分店已经遍布各大商场的店六百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0家,遍布21个国家和地区,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打药品: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大活络丹、局方至宝丸、苏合香丸、参茸卫生丸、女金丸、再造丸、紫雪、虎骨酒、乌鸡白凤丸、消栓再造丸、安神健脑液、牛黄解毒片、活血通脉片、枣仁安神液、愈风宁心片、国公酒、骨刺消痛液、狗皮膏。

5.王致和(北京,年)

王致和是北京的一家豆腐乳老字号,始于清康熙八年(公元年),由王致和创办。王致和是中国的传统特产豆腐乳,是中国豆制品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的国味,已有多年的历史。

王致和原本是一名进士,屡试不中,遂尽心经营起臭豆腐来。他在北京前门外开了一家小店,专卖臭豆腐。他的臭豆腐以味道鲜美、色泽红亮而闻名。后来他又发明了一种用盐水浸泡豆腐的方法,制成了豆腐乳。他将其命名为“王致和”豆腐乳,以自己的名字作为品牌。王致和豆腐乳以香辣可口、营养丰富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王致和豆腐乳在清代曾多次被选为贡品,供奉给皇室享用。清朝乾隆皇帝曾赐给王致和“御赐”、“御用”等匾额,并亲笔题写“王致和”三个大字。清朝咸丰皇帝也曾赏赐给王致和“御赏”、“御赐”等匾额,并亲笔题写“王致和”三个大字。这些匾额至今仍挂在王致和店堂上。

今天的北京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是以生产酿造调味品为主的科工贸一体化、跨行业经营的集团公司。除了传统的豆腐乳外,还有麻辣豆腐乳、香菇豆腐乳、花生豆腐乳等多种口味。同时还生产其他调味品,如麻酱、芝麻油、辣椒油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73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