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至今,两市最闪耀的无疑是医药板块,但细分领域:医药流通行业,却在趴在底部。华泰证券通过梳理主要上市医药流通企业的年报+年一季报,认为,医药流通行业,是预期差最大的医药细分行业。
华泰证券从以下4个维度进行挖掘:
1、成长能力
年“两票制”全面推行,但1Q18业绩来看,对大部分上市流通企业短期冲击有限。在当地市场具有领导地位的区域龙头,在1Q18借执行集中采购新标或阳光采购之机增长提速,如柳州医药和鹭燕医药。
2、财务状况
1Q18流通企业资产负债率略有提升,同时财务费用率也有所提高。相较其他可比公司,中国医药和柳州医药资产负债率低5-15pp,财务费用率低0.2-1.0pp,财务杠杆空间大,且具有资金成本优势。
3、盈利能力
“两票制”全国推行,流通企业纯销业务占比增加,毛利率提高。九州通、柳州医药、中国医药等企业大力发展器械配送、保健品配送、CSO等高毛利业务,盈利能力改善,毛利率有望逐步提升。
4、营运能力
下半年全国陆续执行“药品零加成”,其影响延伸到1Q18,流通企业应收账期延长,但预计全年来看流通企业应收账期维持稳定。
从以上4个维度出发,华泰证券重点推荐:
1)柳州医药():在广西市场具有显著竞争优势,盈利能力强,负债少,融资成本低;
2)中国医药():二线全国性流通龙头,不同于多数流通企业其年度经营性现金流为正,年外延并购有望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