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绝命*师高校化学院副教授开公司

黑色素生成能力检测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71230/5971035.html

温馨提醒:点上方↑“潍坊潮生活”即可订阅时尚潍坊!

本文来源:楚天都市报、新京报记者:付子洋、封面新闻

年,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副教授张正波联合朋友开设制*公司,伙同化学专业研究生鲍某等人,生产国家管制的一类精神药品远销欧美,每月销售进账60万美元左右,堪称汉版“绝命*师”。

最终被海关查获包裹时摸出制*窝点,团伙成员先后被抓获。张正波等4人涉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品罪在武汉中院受审。

法庭上,张正波等4人对指控犯罪事实不持异议,但辩称公司实为化工技术研究而非制*。年3月,法院判处其无期徒刑。

对于法院的判决,张正波与其亲属并不服,他们认为,案件中证据存在缺陷,比如,提取的产品与送检的产品颜色、重量、性状均不一致,如取样2.克,鉴定重量2.62克”;取样1.克,送检重量为2.13克,即多次出现送检质量大于取样质量的荒谬情况。并且鉴定报告里面并没有鉴定机构鉴定人的资质。最终,他们选择上诉,而湖北省高院也于年5月2日作出裁定,该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年“世界禁*日”的前一天,被称为中国版“绝命*师”的张正波案重审宣判。武汉市中级法院认定张正波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品罪,有自首情节,将原判的无期徒刑改为有期徒刑15年。

从“丧尸药”到中国版“绝命*师”

49岁的张正波出生于武汉市近郊的农民家庭,是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副教授。年,他与人合作成立了武汉凯门化学有限公司(下称“凯门化学”),专门研发、生产、定制各种医药用途、工业用途的化学中间体。他们培训工人生产制造,产品全部销往英美等国家和地区。

公司成立之初,由张正波提供了部分产品的合成方法,并根据客户需求及管制制式的变化,积极研发可以替代管制品的新产品,采用编号的方式为产品进行退补,并编制生产工艺流程。

其主要生产及销售的产品为3,4-氟甲卡西酮(公司称为4号),生产中所需的制*化学品均通过向私人非法购买等非正常渠道获得。为逃避海关追查,向境外发货采取伪冒品名方式蒙混过关。

年该公司生产的主打产品4号以及5号、13号、20号、45号等产品,被我国列入一类精神药品管制目录,但由于利润巨大,张正波、杨某等人在未获得精神药品生产许可的情况下,依然继续进行该产品的非法生产销售。

公司法人代表杨某主要负责产品销售订单和客户联络,副教授张正波负责技术指导,冯某负责收取货款、下达生产指令、采购原料、包装发货及会计工作,化学专业研究生鲍某负责研发新产品、改进产品工艺及指导工人生产。

张正波编写的《有机化学习题详解》。图片来自网络

年6月17日,武汉海关及警方从凯门化学的工厂内查获了一批可制*设备, 、 、 等易制*化学品,以及大量粉末状、晶体状的*品疑似物。很快,张正波及凯门化学法定代表人杨某等因涉嫌走私*品罪被抓。

张正波 次进入公众视野,是通过央视的《共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28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