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美颜新观察9月16日,《21世纪经济报道》刊发记者武瑛港的文章《医美产品串货背后:冷链缺失带来的安全风险该如何监管?》。文章称,医美行业串货、假货、水货问题严重,在医美机构串货过程中的确存在运输中温控管理缺失的风险,会导致重组胶原蛋白类和聚己内酯微球面部填充剂等产品效果不佳或者产生过敏等反应,对于肉毒毒素类产品,若因为温控管理问题导致毒性增加,对求美者将非常危险。众所周知,假货、水货一直是医美行业之痛,此外,医美行业的串货也正在给产品和求美者带来风险。具体来看,则是因为冷链对胶原蛋白、肉毒毒素等医美产品的重要意义,冷链药械产品多是蛋白质生物制品,高温和冻结是影响蛋白质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过热会导致蛋白质降解,生物活性降低,冻结会导致蛋白质机械破碎,使其效价降低而失效。而肉毒毒素就是一种蛋白制剂,成品则是冻干粉剂。然而,医美行业严重的串货问题,则会使得医美机构与机构之间的串货很可能没有通过冷链运输,从而导致医美产品质量出现问题。以肉毒素为例,肉毒素的储存温度要求为2-8℃,无论从备货、包装到运输等诸多环节,走私的产品都达不到低温要求,存在重大变质隐患,注射这样的肉毒素,轻则皮肤红肿疼痛,重则会出现肌肉紧张、面部瘫痪等症状,严重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另外,值得一提是,除了串货带来的冷链运输风险外,从冷链运输本身来看,目前,我国的医药冷链物流也尚存在缺失。一方面,医药品冷链物流的冷库、冷藏车的制冷效率、能耗没有明确的国家标准,造成我国医药品冷链物流低效率高成本的运作。冷藏车尺寸、托盘尺寸、冷库尺寸缺乏明确的标准,就会影响装卸搬运效率;冷藏药品储运的不规范,有些没有纳入到正规的医药流通管理范围,往往带来药物失效等不好的结果。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冷藏运力不足。铁路方面,冷藏车仅占总量的2%左右,且大多是陈旧的机械式速冻车皮。公路方面,现代化的冷藏卡车严重不足,相对于达达国家,我国冷藏保温汽车的占有率极低,仅为货运汽车比例的0.3%,美国为1%、英国为2.6%。要知道,早在年9月,国家药监局就发布了《医疗器械冷链管理指南》,对医疗器械的冷链管理提出严格要求,但时至今日,医美产品却依然屡屡爆出串货以及冷链问题。无疑,即便是在国家早有医疗器械冷链运输规范下,当前,医美行业依然亟需监管部门严厉打击确保医疗安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7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