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急乱投医迷上特效药涉老诈骗套路又更

中科白癜风暖心公益活动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60421/4830977.html
近几年来,涉及老年人诈骗的刑事案件层出不穷、花样多变,涉及收藏品诈骗、保健品诈骗、以房养老诈骗、投资理财诈骗、养老服务诈骗等方方面面。犯罪分子利用老年人防范意识弱、积蓄多、情感空虚、容易被“小恩小惠”吸引等特点,专门针对老年人下手。北京朝阳法院通过真实案例揭秘涉养老诈骗的几类常见招数。招数一:承诺高额回报诱骗老年人投资理财徐某等人通过打电话、发传单等方式公开宣传,称其公司在社区内安装带有显示屏的智能快递柜,有开柜费、广告费等收入,快递柜可由参与集资的社区居民以每台1万元的价格认购,认购期限为1年或者6年,公司每月会支付认购金额的1%或者1.5%作为租金,认购到期后返还全部认购本金。不少社区居民听后大为心动,纷纷投资认购快递柜。然而事后却发现只是一场骗局,非但没有收到所谓的“月租金”,就连认购本金也全部打了水漂。北京朝阳法院法官齐丽青分析称,此类投资理财型的诈骗方式,多针对有现金积蓄的老人,犯罪分子会以公司名义宣传投资项目,以“保本付息”作为回报利诱,在老年人常去的菜市场、超市等场所散发传单或举行宣讲会,由“公司老板”讲解投资项目和盈利模式,免费赠送米面粮油鸡蛋或其他小礼品吸引老年人投资,为了扩大集资规模,“公司员工”还会鼓动老年人拉人头,给老年人金额可观的返点。一些老年人试探性地做短期投资,在如期得到回报后,对公司的经营抱有期待,继续投入更多本金,然而犯罪分子的公司并没有实际经营任何项目,最后多以“资金链断裂”为由,卷钱跑路。即使最终公司人员被追究刑责,老年人的投资款往往也难以追回。招数二:普通药变“特效药”从中赚取巨额差价朱某利用某公司名义,招募社会人员冒充医生、护士等身份,通过拨打电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72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