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呢!咱们就跟大家聊一聊大家比较关心的医疗保险的报销问题。可能很多朋友遇到过这样的事,同一个屋的病友,同一个病,为啥花差不多的钱,最后报销却比人家报的少多了呢?这里面就牵扯一个你可能不知道的问题,那就是有可能你跟人家用的药品、材料上有不同。
医疗保险费用的分类
从医疗保险上将咱们的住院费用一般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呢就是药品费;第二类呢就属于诊疗项目费用;第三类呢就属于材料费。这期呢我就先跟大家细细的解释一下药品费。
药品目录先跟大家说一下药品费。药品费医保上主要分为:甲类药、乙类药、丙类药。
所谓的甲类药就是大家通常说的全都给报的药品,一般都是一些价格便宜的普通药品,像青霉素、盐水一类的。
而乙类药呢就是部分给报销的药品,通俗说就是给报,但不全都给报,一般是需要先自费15%,只有85%属于可报销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近些年随着药品目录的扩大,一些治疗癌症等特殊疾病的新型特殊药品纳入医保后,一般会被定性为“乙类特殊”药品,这个乙类特殊一般需要自费35%)。现在大部分的常规用药基本上都属于乙类药,常见的如头孢类的抗生素、心脑血管病中的“舒血宁注射液:等。
这里还要提醒大家的是,乙类药中有一些药是具有一定限制使用范围的,也就是只有在这个范围内使用才可以报销,不符合这个要求的,虽然可以报销,但是最后也不会给报的。
给大家举个例子:“奥美拉唑注射液”是消化内科和外科手术的常用药,这个药品虽然在药品目录内属于是“乙类药”但是他却有一个“限有说明书标明的疾病诊断且有禁食医嘱或吞咽困难的患者”的限制要求,也就是这个药用的不但要对症,还有有“禁食水”的医嘱或者说病例里描述“患者吞咽困难,无法进食”等描述才可以进行报销,如果没有这两项,虽然这个药属于乙类,但是最终也是不会给报销的。
不同药品,报销金额不同丙类药,就是完全自费的药品,也就是医保不给报的药品。随着近些年药品目录的完善,丙类药品种类越来越少,一般都是一些新型或者极为特殊的药品。
最后大家肯定会问,我怎么知道哪类药是可以报销的呢?
第一个:问医生。正常情况下,医院的医生都应该掌握药品的报销要求,涉及自费或者乙类药品,医生应用前是需要告知患者,征求患者同意的。
第二个:打电话咨询医保局。这个可能相对来说会比较不方便,毕竟一是救命要紧,再有就是医保局的人力有限,一般不会有专门解答这个问题的人员。
好吧!这期就先写这些!下一期呢再跟大家来说一下“诊疗项目费用”,大家对药品费有不理解的地方欢迎提问,毕竟写的时候不会想那么全面。
写的不好,请大家多担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