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收官之际,华润医药集团旗下8家上市公司以累计2,亿元市值,平均25倍动态市盈率,近一年半平均涨幅为47%[1],成为医药“中特估”的旗舰。华润医药集团生于并购,长于并购,估值溢价源于何处?
现金硬实力。并购交易从来都是MoneyCall,相较近几年“翻车”于高杠杆收购的医药“野蛮人”们,拥有殷实现金家底的华润可谓稳扎稳打。五年来华润花费.36亿元将4家上市公司收入囊中,承担医药产业整合使命的华润践行“中特估”的核心—引导市场资源服务国家战略。
ESG底色。从年重组华源到年完成对昆药集团的收购,华润用18年的时间打磨医药管理团队,修炼内功。年2月华润医药的MSCI-ESG评级[2]从“BBB”跃升至A级,与“中特估”倡导的将盈利和现金流之外的国家战略、*策导向、社会责任等纳入考量不谋而合。
长期主义。并购价值取决于长期的整合效应,“中特估”重在引导中长线增量资金的价值投资。时间的玫瑰,馨香于并购价值与投资价值。
高圣学苑出品
注1:华润医药集团旗下的8家上市公司分别为华润医药、东阿阿胶、华润三九、华润双鹤、江中药业(年4月交易额42.02亿元)、博雅生物(年11月交易额47.68亿元)、迪瑞医疗(年8月交易额17.64亿元)、昆药集团(年5月交易额29.02亿元)。市值及动态使用率计算的截止日期为年6月30日,平均涨跌幅计算区间为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
注2:MSCI-ESG是指国际权威指数机构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organStanleyCapitalInternational,MSCI)对于被评价机构的ESG(EnvironmentalSocialandGovernance,即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