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买药,到处买不到。不是断货了,就是涨价了。这恐慌能怪老百姓吗?
前一秒,强调防控的重要性,严防死守,不留漏洞,后一秒,完全放开了,没事了,那可怕的病*一夜之间变成大号流感了。昨天专家们还说病*传播快,大面积感染会选成可怕的后果,今天专家们又说,没关系的,染上了居家隔离几天就好了,不会有啥后遗症。
老百姓怎么办?听谁的?以前常说某地*策“发夹弯”,当时不理解,现在是真正明白了。我们的*策历来强调先试后行,由点及面,一边总结,一边往前推进,为什么在事关老百姓生死这样的大事上反而这么随意呢?而且还是在春节前这么关键的时刻。放开也能理解,毕竟三年管控让许多人生存艰难,而且也不能永远这样管下去,那样经济更难发展。但*府能不能把工作做在前面,普及一下有关病*的知识,提高老百姓的认知;采取更多的方法,面对老百姓的恐慌,做好药品生产、销售的监管,对放开后可能发生的情况有个预案准备?
既然已经这样了,让我们面对现实。都说现在疫苗是防疫的最有效手段,特别是老人儿童。那就采取措施,让必须打疫苗的人尽快打上。可现在打疫苗要网上预约,是否预约上了,要自己去查询,那些独居的、不会上网的老人怎么办?以前不是有流动疫苗接种车的吗?不能开出来多设几个点吗?难道现在都报废了?还有,面对即将到来的病床不足的可能性,有预案吗?感染者的治疗费用如何处理,走医保、国家托底还是自费?这么多天过去了,仍然没明确说法,让老百姓怎么办呢?
中国老百姓是最老实,最相信*府的。所以,*府的每一个决策都应该慎之又慎。得民心不易,失去可是很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