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界前辈妇炎洁,这次也翻车了

                            

“妇炎洁”这个广告营销界的前辈,居然因为营销翻了车。

5月17日,“妇炎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登上了热搜,随着舆论发酵,妇炎洁致歉,并表示“涉事产品已下架”。就在不久前,同样“赚女人钱”的宝洁一则广告语也涉及“辱女”,以至于有网友吐槽“妇炎洁是和宝洁学的”。

但这似乎就有点小看妇炎洁了。早在近20年前,妇炎洁已经学会怎么样用广告打动消费者的心,并凭借“妇炎洁,洗洗更健康”的广告语,在妇科保健品这一品类中成功突围。

而这都要归功于其背后的上市公司仁和药业及其创始人杨文龙。在销售药品上,公司从一开始就专注于在营销上做文章,除妇炎洁外,仁和可立克、闪亮滴眼液、优卡丹等也都凭此方式出圈。

但营销终归只是营销,总有不好使的时候。

01、靠营销出圈

中医专业出身的杨文龙,毕业后,在一家国营医药公司上班,经常要去山区收购药材,而公司的所在地江西樟树,历来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之说,有“千年药都”的美誉。

有着这样的地理优势,不甘于给人打工的杨文龙在年创办了一家药材店,以药贩子的身份开始了创业之路。

上世纪90年代,中国保健品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太阳神口服液、昂立一号、中华鳖精、三株口服液等“神药”辈出。在医药市场浸淫多年,杨文龙对行业风吹草动格外敏感,便选择从妇科保健入手。

年,杨文龙与人合资成立了仁和药业前身“江西康美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彼时,国内妇科保健市场上已经有了洁尔阴、肤阴洁和一些国际品牌,妇炎洁作为一个后来者要想突围并不容易。

好在,杨文龙眼光精准,将出路定在了广告上。这是一条十分符合仁和药业属性的路子,作为一家OTC(非处方药)药企,卖的产品既是药品,也是消费品,因此如何赢得用户的信赖,尤为重要。而能反复播放的广告,自然成了树立品牌认知的利器。

年,因《知心爱人》走红的付笛生、任静夫妇成了首任广告代言人,“洗洗更健康”的广告词也打开了妇炎洁的知名度,此外,袁咏仪、林心如、凤凰传奇都当过妇炎洁的代言人。

(袁咏仪)

或许是从中尝到了甜头,仁和药业举一反三,此后凡是有新品面世,都要来一波广告营销。

令人印象深刻的比如“闪亮滴眼液”,为快速打响知名度,仁和药业除去签约周杰伦之外,还冠名了“快乐男声”,联合湖南卫视举办“仁和闪亮新主播”。

仁和药业在广告语的编排上也很有“造诣”,十分有记忆点。以仁和药业的产品优卡丹为例,主打“儿童专用感冒药”,选的代言人就是出演了《家有儿女》的宋丹丹,广告语为“家有儿女,常备优卡丹”。

可以说,这是一家十分懂营销,并且在广告语的使用上很到位的公司。

在广告的加持之下,仁和药业的妇炎洁、闪亮滴眼液、仁和可立克、优卡丹等产品被迅速推向了市场。知名度打响的同时,公司营收也得到迅速增长,从年的7.79亿元,增长到了年的22.08亿元。

付出的自然是不断增长的销售费用,从年的2.05亿元增长到了年的3.88亿元,年仁和药业的销售费用率高达41%。

之后随着仁和药业知名度的提高,以及策略改变等原因,仁和药业销售费用率逐步降低,年为12%。

虽然营销不那么“猛”了,但跟研发相比,销售费用还是绝对的大头。

年是仁和药业研发支出最多的一年,研发费用为0.52亿元,但依然不到销售费用的十分之一。

对此,仁和药业有自己的想法。据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一位仁和药业工作人员所讲,仁和药业是OTC企业,不是新药企业,“OTC的药企怎么可能投巨额的资金去做研发”。

即便现在,仁和药业依然走在营销的道路上,并且与时俱进,开始在短视频平台上做品牌营销。比如年底在快手上搞话题挑战赛,半个月就创造了约6亿的话题曝光量。

不得不说,玩儿营销,仁和药业是专业的。

02、不断追逐风口

靠营销打响名气后,仁和药业马上迎来“当头一棒”。

年4月,仁和可立克被牵连进*胶囊事件中,12月,闪亮滴眼液被曝含防腐剂,年1月,优卡丹被指对儿童肝肾有*。而这三个产品均为公司主营产品。

说到底仁和药业生产的是药品,且不说疗效,安全性是用户最为关心,也是一家药企的立身之本。对于已经靠广告营销打出知名度的仁和药业来说,出了问题,负面影响只会更大。

果不其然,年和年,仁和药业营收分别下滑了10.84%、13.8%,归母净利润的跌幅分别达到21.15%、23.99%。

对于仁和药业来说,改革已经迫在眉睫。而在改革路径选择上,仁和药业似乎更注重效果,倾向于“高性价比”之路。

或许,公司也想过从研发入手,比如进*比较有前途的生物药,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公司研发基础一直比较薄弱,且生物药的开发周期能到10年之久,“远水难救近火”,最后还是把目光放到了比较好解决,且更擅长的市场渠道上。

从年开始,“互联网营销模式”被写进公司年报中,这也能看出公司对于风口的把握,从年开始*策拟放开互联网售药,“互联网+”成为很多药企的新追求。值得注意的是,杨文龙还在此基础上将“叮当快药”送到了港交所大门前。

营销渠道之外,公司也没忘记对于新产品的拓展,只是仁和药业倾向于选择短期内性价比高的OEM(贴牌,代工)之路。

早在年4月,仁和药业就成立了和力药业,依托仁和药业的品牌、渠道、营销资源,和国内医药制造企业合作。和力药业负责甄选、开发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贴上仁和的牌子,再通过仁和的渠道销售出去。

在其自有产品仁和可立克等出事之后,仁和药业也没放弃这条路径,而是将OEM板块做大做强,以提升新品上市速度和开发质量,降低采购成本。

和力药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32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