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常用药,医保不报销了

多维立体 白癜风治疗方案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31021/4276379.html

▍来源/恒合健康头条

▍作者/攀登

自9月1日起,滋补、保健、预防性疫苗和避孕等药品,将不再纳入医保报销!

8类药品不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7月30日,国家医保局以1号令的方式发布了《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年9月1日起施行。

《办法》明确,以下八类药品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

1.主要起滋补作用的药品。

2.含国家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的药品。

3.保健药品。

4.预防性疫苗和避孕药品。

5.主要起增强性功能、治疗脱发、减肥、美容、戒烟、戒酒等作用的药品。

6.因被纳入诊疗项目等原因无法单独收费的药品。

7.酒制剂、茶制剂,各类果味制剂(特别情况下的儿童用药除外),口腔含服剂和口服泡腾剂(特别规定情形的除外)等。

8.其他不符合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规定的药品等。

现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常态化防控阶段,预防性疫苗不纳入医保药品目录的规定,牵动了人们敏感的神经,特别是有自媒体解读为“现在免费接种的疫苗以后要自费”,让公众感到茫然。

但其实,这些自媒体的解读有误导之嫌。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朱恒鹏就说,我国疫苗分为 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

类疫苗是*府免费向公民提供的,如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等。其资金来自于公共卫生资金,而非医保。

而第二类疫苗,本身就是由公民自费且自愿受种,如流感疫苗、人乳头状瘤病*(HPV)疫苗等。

此外,《办法》于今年5月征求意见时,拟将乙类OTC药品剔除出《药品目录》,但此次发布的正式稿保住了乙类OTC药品的医保资质,可以说虚惊一场。

国家医保局为何改变了对乙类OTC药品的态度?陕西省山阳县卫健局副局长徐毓才分析指出,乙类OTC药品主要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已经得到全社会广泛认可,方便了群众。保留乙类OTC药品进入医保目录符合社情民意。

7类药品拟纳入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办法》发布后,国家医保局又紧锣密鼓地发布了《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下列7类药品拟纳入年药品目录新增药品范围:

1.与新冠肺炎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用药。

2.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年版)》的药品。

3.纳入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鼓励仿制药品目录或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且于年12月31日前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上市的药品。

4.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

5.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期间,经国家药监部门按新药注册申请程序批准上市的药品(包括新活性成分、新剂型)。

6.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期间,根据临床试验结果向国家药监部门补充申请并获得批准,适应症、功能主治等发生重大变化的药品。

7.年12月31日前,进入5个(含)以上省级 版医保药品目录的药品。其中,主要活性成分被列入《 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的除外。

另据了解,我国已建立完善动态调整机制,原则上每年调整一次。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将于11月—12月期间发布。

“这将有效改善我国药品市场的结构,进一步提升药品的疗效和质量。”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表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16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