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爱心援助定点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81017/6587171.html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郑洁
编辑
谢欣
近日,一份《广州市博惠大药房关于提前解散的公告》在业内流传,据公告,这家由医院工会全资设立的药房将自今年5月1日起进入清算程序,与员工劳动关系也将在4月30日全部终止,药房表示,将依法对员工进行补偿。
公告称,博惠大药房解散是由于国家卫生领域出台的*策和文件导致无法继续经营。4月23日下午,界面新闻记者多次电话联系了广州市博惠大药房,但电话均未能接通。
广州市博惠大药房的解散公告
院内医院内或者旁边,名称中往往带有“便民”医院的名字,医院体系内的药房。医院药房没有的药可以在院内药房开到,但只能自费结算,同时院内药房也不是零售药店纯粹市场化经营模式。
实际上,院内药房多为公私合营,医院内的自费药房,医院的自建药房,医药分家*策实施后,医院将其托管出去;医院成立的公司开的药房,医院,和医院都存在利益关联,这在业内也是“公开的秘密”。
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实行“药占比”考核,禁止药房托管,医院自身药房从以前的创收部门变成了成本部门,这也使得许多药品加速流向院内药房。
但是,由于不能医保结算、定价和收费体系混乱、存在利益输送等因素,院内药房被越来越多地投诉和质疑。广东是院内药房价格沉疴的重灾区,年,人民日报发文《便民药房成“宰民药房”,到底谁在牟利》,质疑院内药房的盈利模式,其中记者暗访的地区就在广东珠三角一带,但显然,这种情况在全国各地都存在。
今年年初,因为发现父亲肺移植术后自费在院内药房购买的50多万元药物其实是医保目录内药物,一位患者家属医院告上了法庭。
这些年来,医院药品零差价、医院严控药占比,包括两票制和带量集采,国家医改的一大目标是消除“以药养医”,从这个层面来说,院内药房在药品价格上若有加成,则是违背了目前*策初衷,属于打*策“擦边球”的状态。
不过,对于院内药房现象目前实际上还并没有 *策出台进行治理,但对于存在多年的“药房托管”现象,就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江苏、河北、北京等12个省市出台了 文件相应国家*策,明确禁止药房的承包出租和托管,药房托管被明确禁止的范围在不断扩大,而这一趋势未来或许也会拓展到院内药房上。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