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就医转卖药品票据造假本市通

白癜风人民大会堂活动 http://m.39.net/disease/a_5469129.html

医疗保障基金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今天,北京市医保局通报涉及参保人员冒名就医、转卖药品、票据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14起典型案例,提醒定点医药机构、参保人员维护医保基金安全。

14起典型案例详情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在14起典型案例中

除了伪造报销材料骗保、

开具药品后转卖骗保、

借用他人社保卡冲抵非医保费用等情形外

还有几种较为常见的行为需要警醒——

家人冒用社保卡案例

大兴区参保人员闫某在年10月至年12月,将社保卡借给其姐姐在定点医疗机构门诊、住院看病使用。经举报、核查,闫某涉及违规费用.4元。大兴区医保局追回违规费用,对参保人员闫某予以停卡处理,给予举报人奖励金元。

使用子女社保卡冒名就医案例

市医保局接到实名举报线索,反映通州区参保人员罗某某长期使用他人社保卡就医。经核查,罗某某承认自年至年,擅自使用子女社保卡在门诊开药、治疗,造成医保基金损失.64元。案件办理过程中,罗某某积极配合调查,如实陈述违法事实,并主动退还医保基金.64元。由于该案发生于家庭内部,没有造成社会影响。依据《北京市医疗保障行*处罚自由裁量基准》的规定,北京市医保局决定不予行*处罚。

社保卡给母亲开药案例

朝阳区医保局接到举报,参保人员胡某某长期开冠心病、糖尿病药物,如阿司匹林、氯格雷等。经核查,胡某医院就诊,自年7月开始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等诊断,并开取了相关药品。胡某某承认连续2年使用自己医保卡为其母亲开药,涉及违规费用.25元。朝阳区医保局追回违规费用,并予以停卡处理,将胡某列入医疗保险重点审核范围加强监管。

市医保局提醒

每家定点医药机构、每位参保人员都应维护医保基金安全。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可及时向医保部门举报,医保部门查实后将按规定予以奖励。

本报记者郭彦

编辑:郭泊言

审核:刘博洋

监制:李健

推荐阅读

年职业院校养老服务技能大赛开赛!为国赛输送新鲜血液!

东城区东直门街道新中西里社区佟轶:在抗“疫”中成长为一名合格*员

送苗上门、专车接送……海淀区苏家坨镇暖心措施保障老年人疫苗接种

培育一类主体构建两种模式实现全面覆盖

本市拟开展创新完善养老工作模式试点

划重点!年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要点一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8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