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千方百计满足居民基本生活物资供应

北京中科白瘕风刘云涛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06/5433775.html
                            

11月28日,记者从省商务厅获悉,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实施意见》(晋疫情防控领导组发〔〕33号)等文件精神,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物资保障组印发《山西省居民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保障工作指南(第一版)》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保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省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维护市场和社会稳定。

?

《通知》指出

生活必需品保供范围主要包括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粮(米、面)、油、肉、蛋、菜等粮油和重要副食品。同时,精准划定应急保供区域,完善网格化、精细化应急保障管理,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确保住宅全覆盖、家庭全覆盖、人口全覆盖,不漏一家一户。对特殊人群,要细化对接措施,专人负责,千方百计满足居民基本生活物资供应需求。

?

《通知》强调

科学测算生活必需品消费量。按照每人每天生活必需品通用消费量“”计算,即每人每天不低于“1斤蔬菜、1两油、1个鸡蛋、4两肉、5两米(面)”计算,其他品种视本地区实际情况测算,摸清日常生活需求底数。生活必需品商业库存原则上不少于7天,其中蔬菜库存根据季节设置,应尽量充足。

加大货源组织力度

围绕生活必需品主产地和主销地,创新建立市县两级商品联保联供合作机制,强化生活必需品常态化保供保畅。督促生产加工、农产品批发、连锁商超、电商平台、物流运输等类型保供企业积极组织货源,进行生活必需品异地余额紧急调拨,加大跨区域采购力度,全力稳定市场供应。在稳定原有供应链条基础上,争取传统上游商家支持配合,积极开辟新的货源采购地。

建立保供能力台账

要梳理本地区现有保供能力,统计应急保供中能够使用的人员、车辆、物资、场地,掌握底数,形成保供设施清单、人员名单,有条件的可建立应急管理平台,科学、高效、精准进行管理。要根据静默、管控区域的居民等数量,提前安排足够的供应点,并为配送车辆、分拣配送人员发放足量的通行证。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关闭生活必需品商超、菜店,以及随意停运生活必需品快递配送、外卖配送的行为;确需关闭的,要补足供给,保障供应。常态化开展志愿者招募,充实分拣码货人员力量,加大具有医疗救助、社区治理、应急物流等专业技能人才招募力度,鼓励封控区内的便利商超、电商平台、便民服务点就地转入应急保供模式,快递人员、志愿者队伍、销售人员就地转化成志愿者,适度推进队伍成员的“新陈代谢”。

组织商品供应

指导、组织保供商超、电商平台等开展“特价菜”“蔬菜包”“平价团购套餐”等销售,动态优化可选品种范围与套餐品种结构,并及时与供货商做好供需对接,加强与社区衔接,线上线下同时接单,完成每日分解任务数量,确保供应充足。对于蔬菜供应,要结合包装码货复杂情况,按照每吨每天1-2人配置分拣码货人员,并提前安排人员轮换。多渠道向社会宣传,明示品种、数量和价格,通过行业倡议、重点企业公开承诺等形式,提高居民知晓率、参与度。

优化防疫通行措施

落实物流保通保畅措施,严格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策,发挥铁路、公路运输优势,保障农业生产资料和“菜篮子”产品运输。按照生活必需品纳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范围的要求,建立“运输车辆白名单”、“司乘人员白名单”制度,优先核发生活必需品运输车辆通行证,及时更新发布生活必需品运输车辆管控措施,便于司乘人员查询和了解。全域封闭的地区要建立“一事一议”快速协调解决机制,及时为保供企业自有车辆足量发放车辆通行证,按照“一车一证一线路”方式管理,保证有效期内车辆可多次往返。

解决物资运输接驳问题

严格落实“无接触”交货,提高大型批发市场无接触装卸服务能力。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要提前选定备用场所,设立应急临时交易区,提前做好临时交易区的分区规划。大型连锁超市、物流运输等企业要提前选定备用分拣场所。必要时,在疫情地区外围合适地点设立中转站,在中转站完成无接触、少接触生活物资交接。

科学设置配送站点。封控区、管控区要组织社区设置自提点、无接触配送点等便民设施,允许快递、外卖等在小区周边设立临时站点,采取居民自提、社区配送等方式,保证终端畅通。通过标准化蔬菜生鲜包等方式,推广线上购买模式,支持配送企业推广使用无人车、无人机等新型投递设备,保障终端配送服务质量和效率。

优化配送力量

优先将疫情防控、人员管理、调拨、分拣配送能力强的大型生鲜电商平台、分拣中心等纳入保供队伍;优先将大型专业配送、本地生活电商企业纳入保供企业,发挥其配送人员(骑手)专业性强的优势,开展无接触配送,减少社会人员流通,满足病、残、妇、婴等重点人群供应保障。指导生鲜电商企业在平台设置“电子围栏”,与线下配送互为补充,提升末端配送效率。对采用“区间配送专员—居民”配送生活必需品的区域,可按照每名配送专员(外卖骑手或快递小哥)每日配送-(户)测算(可视实际情况适当提高配送员数量,下同);对于采用“区间配送专员-居民小区”配送生活必需品的区域,可按照每名配送专员每日配送0-0(户)测算。

做好“最后一百米”配送

要统筹社会各界力量,充分发挥社区的兜底功能,完成小区内“最后一百米”配送。必要时安排全市**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等就地下沉一线,补足小区、楼栋内物业、志愿者等内部配送力量。各区、县建立重点人群应急保供机制,以镇街、社区、小区、楼组为单位,了解居家情况及生活需求,对于高龄、空巢、独居等特殊老人,以及病、残、妇、婴等困难群众,要采取电话或上门方式,帮助预订、采购和提取生活物资,重点解决药品、个性化商品需求服务保障,确保重点人群生活必需品保障到位。要在小区内划出固定接收点,落实无接触配送。要充分利用市场资源为社会服务,支持物流快递、电商、外卖企业与保供企业应急配合机制,提升末端配送效率。

?

《通知》要求

完善地方*府保障*策。要结合“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把统筹疫情防控和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的人力物资备足备齐,做好应对准备。要安排保供专项资金,必要时可采取预拨、垫付等措施,优先保障资金到位;对各类保供主体在疫情期间因防疫、人力、运营、后勤等方面增加的成本,及时予以补偿,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对保供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予以奖励。

做好后勤保障

提前为应急保供人员准备口罩、防护服和消*液等防疫物资,以及闭环管理场所、居住场所等,视情况提供免费餐包、常备药品、睡袋及隔离休息室等服务,防止出现人员交叉感染。建立分拣、配送专员密集型行业用工对接机制,在集中食宿区配置核酸检测点,每日定点检测,严禁以防疫为由,“一刀切”限制分拣、配送专员开展配送工作。

强化监督管理

强化生活必需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不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件。坚决打击不实或过度炒作、串通涨价、囤积居奇等行为,对于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行为坚决予以严惩,确保生活必需品市场平稳有序。

本报记者王雪

版式:姚致宇

山西法治报

更多平台了解一下

山西法治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39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