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澎湃新闻
3月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年“共促消费公平”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结果。数据表明,约六成受访者对消费资源、消费待遇和交易规则等议题的公平感知总体较好,但也有65.0%的受访者表示曾遭遇被不公平对待的情况。从消费者反映的最不满意商品和服务类别来看,“保健品”和“中介服务”连续两年居于首位。
今年1月,中消协正式公布年消费维权年主题为“共促消费公平”。围绕年主题内涵及消费者意见感受,中消协于“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组织开展本次消费公平与消费环境感知调查活动,最终回收个有效样本,覆盖全国各省市,具有较好的广泛性和代表性。据了解,这也是中消协自年起连续第六年围绕消费维权年主题策划实施专题调查并开展宣贯解读工作。
65%受访者曾遭遇不公
调查发现,约六成受访者对消费资源、消费待遇和交易规则等议题的公平感知总体较好,但也有65.0%的受访者表示曾遭遇被不公平对待的情况;从生产加工、市场流通、营销宣传、交易和售后服务等环节来看,32.5%的受访者认为“营销宣传环节”最容易发生不公平现象,问题相对突出。
近六成受访者认为消费市场中的定价机制和价格波动处于合理范围,也有不少消费者对“医药及医疗用品”和“房产中介”服务价格表现敏感。
线上消费信任度低于线下
调查结果显示,近七成受访者对国内消费环境总体表示放心,约六成受访者对国内互联网经济发展规范程度表示认可,但消费者对线上企业经营者的信任度低于线下企业经营者。
超七成受访者对过去一年来的消费监管力度与成效表示认可,近八成的受访者认为相关工作开展以来消费环境变得更好了。
随着互联网经济和体验式消费的加速发展,普通消费者对于口碑和评价越发看重,特别 过半受访者对薇娅处罚印象最深刻
近年来,一系列消费问题、热点话题引发消费者的 而从消费者反映的最不满意商品和服务类别来看,“保健品”和“中介服务”连续两年居于首位,同时消费者对于“房屋及装修建材”和“物业服务”两大类别的不满情绪有所加深。互联网服务领域中,消费者强烈建议针对投资理财类、在线支付或转账类、婚恋情感、网络游戏、网络购物等加强监督,值得重点 超四成受访者存在消费焦虑
本次年主题调查还针对消费者行为特征和情绪状态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消费者对目前生活状况总体表示满意,消费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较强,消费信心基本平稳,预计增加支出的比例稳步提升。78.6%的受访者自认为消费相对理性,近三分之二受访者对消费开支有规划。但调查也发展,超四成受访者表示消费存在焦虑情绪,45-64岁消费群体焦虑感相对 ;44.4%的受访者认为“收入有限”是制约消费的最主要因素。
结合本次年主题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中消协表示,下一步将结合年主题调查有关数据结果,动员全国消协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和专项监督调查工作,向有关部门提出*策建议,传递消费者心声诉求,为促进消费环境建设、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和获得感发挥积极作用。